■廣東建設報記者 譚抒茗
國家樓市調控政策施行已兩年,全國樓市進入冰封期,不少一二線城市的成交量屢吃“鴨蛋”。而樓市波動造成的“蝴蝶效應”,無疑讓處于樓市下游的家裝產業大受影響———房產成交量的下降,必然讓一手房裝修業務大幅銳減。根據業內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家裝市場將步入冷淡期:預計家裝業銷售額同比會下降30%左右;建材業將下降40%左右;家具業也將下降45%。樓市政策對下游的家裝公司的沖擊已經顯現,前景不容樂觀。不過,挑戰也意味著機遇,行業整體不景氣之下,很多家裝公司紛紛轉戰二手房或舊屋翻新業務。有言論表示,行業“后裝修時代”已提前來臨。
家裝企業應苦練內功
房地產行業腳步不前,讓家裝行業上游產業鏈斷裂,不少企業經營者擔憂樓市冰封期限過久,毫無頭緒的市場預期為企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業內有人預測,2012年市場形勢有可能更為惡劣,家居裝修業將經歷十幾年來最為艱難的時刻。應對此局勢,家裝企業應如何調整策略,走出尷尬處境?
媒體新浪房產提出建議:針對現今家裝市場的狀況,較大規模的企業可以選擇采取規模化、集約化采購的模式,從而打出價格優惠牌,以消化建材漲價帶來的壓力。而規模較小的家裝公司為免在此次大戰中被淘汰出局,應在小幅提價的情況下,采取附送“增值服務”、多樣化優惠促銷等措施,來消化業主心目中的消極影響。“應對樓市調控,家居裝修業應該將精力投入到品牌的延續發展上去。這是家裝行業一個調整的契機。”黃惟雄景觀設計總設計師黃惟雄說,家裝設計師必須適應此轉變,在項目的資金運用方面,必須比以前更加“精打細算”一點。
如今的裝修業務很多都是二手房或舊屋翻新裝修,而這些二次裝修的主力為80后年輕人,他們對裝修的全過程都相對比較陌生,只能依賴裝修公司。同時,他們對于裝修公司的專業化、規范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并比父輩更加懂得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更能接受先進的設計理念,并更追求個性化。因此,廣州市越秀區梁國文裝飾設計工作室首席設計師梁國文指出,在二次裝修之時,設計師必須認真進行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而運籌帷幄的企業經營者,則必須擦亮企業牌子,苦練內功,打造品牌核心競爭力。
應對新形勢,在鞏固已有的本地市場的同時,一些家裝企業表示,應該積極實行“走出去”戰略。在不久前舉行的廣州市建筑裝飾行業協會論壇上,廣東省裝飾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冶認為,裝飾企業首先應該在思想和思路上突圍:“積極拓展全國市場,條件好的企業還可以走出去國外拓展市場。”廣東世紀達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區榮大也鼓勵裝飾企業內地業務和國際市場“兩手都要硬”:一方面,廣州本地企業以廣州為中心、為根本,輻射內地,并充分發揮各地分公司和業務人員的作用,依托良好的管理能力實現拓展內地業務的目標。另一方面,要有走出國門、開拓海外市場的眼光與準備。他認為,應該在認真總結建筑裝修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為企業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創造有利條件。
后裝修時代已來臨
在家裝行業里,以一手住宅的首次裝修裝飾為主的消費被稱為“前裝修”,與之相對,以老住宅的再次翻新或局部裝飾為主的消費,則稱之為“后裝修”。
一般來說,裝修的期限為5到8年。上世紀90年代末, 中國房地產業快速增長,2003年達到購房熱潮的高峰期。10年之后,當年被入手的房屋開始步入“更年期”,無論是樓房建筑還是室內裝修,都遠遠超過了保質期時限:過去按最流行標準進行裝修的房子,如今已經顯得過時;住了10來年千篇一律的全裝房,沒有個性可言;管道漏水、瓷磚脫落和電線老化等各種“疑難雜癥”紛紛出現……這些狀況都讓業主迫不及待要對房子進行一番翻新整容。
“2009年房產調控政策出臺前,我們承接的新房與二手房裝修的比例大致為6:4,而去年以來這一比例已經改變為4:6。”上海佳園裝潢公司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以老住宅的再次翻新或局部裝飾為主的“后裝修”時代已經到來。而翻新裝潢網也指出:“國外有60%的裝修都來源于二手房和二次裝修,目前在上海、北京、深圳,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近40%,說明這部分客源值得重視”。
廣州綠菩提裝飾總經理趙云龍認為,今年家裝市場處于淡市,但仍然蘊藏著商機,主要原因來自兩個方面:首批商品房如今已進入維修期,尤其是廚房、衛生間都需要二次裝潢;還有老年人因子女成長產生的二次裝修,如嬰兒房到兒童房再到成人房,將原有房屋中的部分功能改變或重新裝修等,二次裝修成為眼下裝修市場的主體。除外,不少本來打算新購置房產的消費者在樓市調控政策的影響下選擇觀望,剛性需求被抑制的情況下,囿于經濟實力,有些首次置業的年輕人購買了二手房,需要對房屋局部進行裝潢……因此,消費者開始將更多的精力轉向改裝現有的居住空間。二次裝潢迎來了新的熱潮,“很多剛性需求消費者要購置新房,目的都是想住得舒服一點。對比起居高不下的一手住宅房價,業主情愿去改裝原來的居所。”黃惟雄景觀設計總設計師黃惟雄如是說。
受到業界熱切關注的《BMC歷年家裝市場調查報告》指出,老房翻新在市場的份額明顯提升,目前老房翻新占據整體家裝市場30%;局部裝修占比約40%。舊房改造、置換更新和婚房“剛需”市場等3方面需求是家裝市場的主力,未來具有很大潛力。而在過去,由于“老房翻新”和“局部裝修”利潤空間較薄、耗時費工,長期被裝修公司所輕視。在2012年家裝市場競爭越來越趨于殘酷的形勢下,“老房翻新”和“局部裝修”將成為企業生存乃至發展中新的利潤增長之關鍵。
有國外專業市場咨詢公司調查數據表明,預計未來3~5年內,中國每年將有巨大的住宅翻新消費總額,僅上海住宅翻新裝潢這一項業務,2012年全年就可帶來包括建材及裝修人工在內超過180億元的市場總量。在市場的驅動下,業內有人提出,后裝修時代已然降臨,這意味著2012年翻新裝潢將主導家裝市場,成為新的消費主流。上海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副會長黃振分析稱,預計未來3至5年內,上海市每年將有巨大的住宅翻新消費總額,帶來百億元的市場總量。
微裝修為主,軟裝受追捧
后裝修時代,由于裝修的主體大部分是超過10年樓齡的老房子,因此少有業主會選擇“大動干戈”, 裝潢需求顯得零碎而多元:一間房間、一個陽臺甚至只是一個衛生間,“微裝修”的業務量直線上升。但是,微裝修帶來的限制也不容忽視:工程量小,費時費力,利潤相對較薄;對于業主自身來說,由于裝修只針對房子局部,限于居住條件,多半業主不愿也不能搬出居住,裝修工程好比“螺螄殼里做道場”,工程隊覺得費心,業主家人覺得麻煩……因而,很多時候,“微裝修”工程非但正規的家庭裝潢公司不愿接,就連“馬路游擊隊”也不愿干。
而一手房家裝業務的劇減、后裝修時代的來臨,迫使很多家裝公司不得不將目光轉回曾被他們放棄的微裝修業務上。不同于首次裝修的是,后裝修時代的微裝修大多數要走“短平快”路線,這就促使家裝企業要進行轉型。為適應這一消費潮流,較早提出“翻新裝潢”理念的佳園裝潢公司研究出了一整套施工工藝與服務流程,將“微裝潢”項目細分為墻面翻新、廚房、衛生間吊頂翻新、整套廚具翻新等16個大類、60個項目,可隨意組合,涵蓋各個空間。百姓裝潢公司則從今年起專門建立了“煥新裝潢部”,專門為房屋局部改造提供服務……當越來越多消費者為老屋翻新埋單之時,“微裝修”市場也成了滬上知名家裝企業涉足博弈的新戰場。
在設計裝修方案時,梁國文提出,二次裝修最好要用“減法”而不要濫用“加法”。“二次裝修如果要動硬裝,會顯得很麻煩,包括原來布下的管道線路,重新走線耗時費力,撬開地板另鋪則大動干戈。”他表示,二次裝修要注重實用性和環保,切忌過度裝修。
黃惟雄也認為,二次裝修的目的是讓居室更舒適時尚,有時候只要動動家居和擺飾,就能做到這一點。“比如,臥室里過去用的是素色的窗簾布,顯得簡約文雅;二次裝修時,設計師可以嘗試換上一張花色的,馬上將整個房間的格調變得活潑起來。客廳沙發的位置可以調整一下,改變組合方式,能讓人眼前一變,像到了另一個房子里一樣新鮮。”從軟裝下手,既能有效為視覺換一種效果,相比起重修硬裝,要省錢省力得多,而且整體化的軟裝設計,會在功能空間利用、單品最佳搭配上,達到專業化的極致效果,為主人帶來更高的居家生活質量。
在二次裝修的風格上,黃惟雄認為,為保持時尚度,設計師一定要有“國際性的個性化”。“中式風已經不再像以前那么火熱,日、韓等各種元素逐漸對其有所取代,設計師要與時俱進,還必須比尋常人想得更多,對各種裝修風格要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摘自 2012年03月06日 金羊網 -- 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