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十三五”規劃下的新型城鎮化一
在大城市過度膨脹、小城鎮高度分化的背景下,特色小鎮的提出為中國新時期產業升級、就地城鎮化提供了方向。產業是特色小鎮的核心,但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的“鎮”,也不是產業園區、景區的“區”。特色小鎮的發展不僅有利于促進特色鮮明的產業形態發展,增強小鎮吸納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改善村鎮基礎設施建設,彰顯當地特色傳統文化。
上下聯動,政策加碼,特色小鎮開展迅速
2016年以來,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多個銀行出臺多項支持特色小鎮建設的金融政策和文件。與此同時,各省份根據自身情況,紛紛出臺關于特色小鎮發展的資金支持政策,以專項資金、稅收返還、以獎代補等形式支持特色小鎮發展。從各省的工作方案看出,大多都計劃在3-5 年內打造100-2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在經濟疲軟的背景下,特色小鎮正被部分地方政府寄予厚望,希望能成為當地新經濟增長點。
多方合作,打造新型城鎮化主戰場
特色小鎮建設具有投資大、周期長的特點,進行純市場化運作的難度較大。
只有打通政府資金、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三方融資渠道,通過吸引多元化投資主體,并讓其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才能破解特色小鎮建設的“融資難”問題。社會資本將在特色小鎮建設中發揮主體作用。從實踐經驗看,企業主導建設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地方政府的融資壓力,加快小鎮的創建步伐。
每年萬億資本投入,特色小鎮發展需審慎前行
當前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特色小鎮發展已成燎原之勢,各地政府積極推動謀求新的經濟增長點,相關企業也紛紛布局特色小鎮。我們測算,特色小鎮未來每年有望引入萬億資本投入。資本是趨利的,如何吸引更多的投資,是當下特色小鎮建設中需要攻克的一個難題。發展好特色小鎮,必須提早規劃布局,避免地產化、同質化等問題。
投資建議:特色小鎮在城鎮化過程中扮演者舉足輕重的角色。目前中央大力推動,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發布在即,各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紛紛政策支持,熱度持續增溫。我們預計未來三年年投入將達萬億級別,園林行業通過生態環保建設、特色產業導入等多方面切入,將最為受益。建議關注棕櫚股份、美尚生態、嶺南園林、鐵漢生態、蒙草生態、東方園林等園林公司。
風險提示:相關政策落實不達預期,特色小鎮項目盈利模式仍需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