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一:2017年基建投資保持高速。2016年1-11月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8.32%,同期基建累計投資額13.62萬億元,同比增長17.21%,固定資產投資向基建投資傾斜顯著。2016年下半年以來國內房地產政策趨嚴,預計2017年房地產投資增速仍將保持低位,我們判斷2017年基建投資保持相對高速增長。
猜想二:2017年PPP仍是基建推進利器。2016年12月26日,國家發改委、證監會聯合推動PPP項目資產證券化融資方案,PPP模式更加優化;截至9月底,財政部、發改委兩部PPP總體項目投資額約14.67萬億元;PPP模式持續優化,落地進程加快,2017年仍將是PPP推進大年。
猜想三:PPP助推園林進入業績釋放年。PPP重塑園林企業商業模式,提高其項目收益率,改善現金流狀況;同時,PPP項目與園林相關度高,9月底,12家園林企業PPP訂單約167.78億元,較1季度末增長48.36%,同期,財政部PPP項目執行率大幅提升至38.49%,落地明顯加速;訂單周期疊加PPP執行率提升,2017園林公司有望迎來業績釋放年。
猜想四:地方國資平臺或存預期差。2016年PPP市場行情圍繞園林龍頭展開,市場對民營龍頭企業預期較為充分;地方國資平臺獲取優質PPP項目具有天然優勢,同時項目融資成本較低,疊加國企改革預期,我們預計2017年地方國企PPP訂單業績釋放或有超出市場預期行情。
猜想五:“一帶一路“取得突破。2016年1-10月,“一帶一路”相關60個國家訂單總量843.9億美元,同比增30.7%,占同期對外工程訂單51%;從公司層面看,2016年1-6月,中國電建新簽海外訂單同比增181.98%,占其新簽合同總量的35.77%,中國中冶同比增150%,占起新簽合同總量的7.17%,央企出海明顯加速,國內政策推動疊加外交環境改善,“一帶一路”有望取得突破。
猜想六:國企改革繼續深入,“中國神鐵”顯現江湖。2016年,央企改革加速推進,合計發生四起大型央企合并案例;預計2017年國企改革仍將繼續深入,受“一帶一路”推進需求,合并企業將增強海外競爭力,同時減少惡性競爭,建筑行業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合并預期較強,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兩鐵”存在合并可能。
猜想七:裝配式建筑推廣加速。裝配式建筑屢次獲中央政策支持,與此同時,地方政策相應出臺響應。201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僅為2%-3%,多項中央及地方政策,均力爭在2020年達到新建建筑20%-30%的水平,政策推動裝配式建筑加速,為建筑工程、鋼結構等領域帶來投資機會。
猜想八:“小而美”轉型潮繼續。2016年1-9月,建筑行業10家企業營收同比下滑超過20%,凈利潤下滑幅度大于13.29%,較多企業傳統業務成長受壓,業績下滑顯著,刺激轉型需求;2015年至今共有32家公司實施轉型,占比達34.78%,其中不乏嶺南園林、中泰橋梁等優質轉型個股,自身轉型需求疊加同行成功轉型先例,刺激建筑行業“小而美”企業轉型潮繼續。
猜想九:海綿城市推廣力度加大。根據《關于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專項資金補助及獎勵機制,中央財政在目前30個海綿城市試點和25個城市地下管廊財政投入規模約660億元;2016年以來,國務院及住房建設部等部委持續發布金融支持、專項規劃政策,在PPP持續推進背景下,海綿城市推廣力度有望加大。
猜想十:軌道建設保持高速增長。國家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支持力度大,三年計劃重點項目投資規模超1.6萬億元。軌道交通計劃新城市增幅超64%。其中,2017年新建里程數為361公里,較2016年同比增長4.9%;為2018年新建里程數143公里的約2.5倍左右。由此我們預計,2017年將是軌道交通建設的高點,較2016新建里程水平保持穩健增長。
投資建議:我們判斷2017年建筑行業主要機會將集中在主題投資上,PPP、“一帶一路”、國企改革、裝配式建筑、海綿城市等都有望成為2017年內熱點,另外我們判斷建筑行業仍將延續近兩年的轉型大潮,轉型潮中也有望走出黑馬。PPP政策紅利主線下,建議關注暢享政策紅利的龍頭標的東方園林、鐵漢生態;業績彈性高且具有轉型預期的“小而美”文科園林、嶺南園林;地方國企平臺或存在較大業績預期差的安徽水利和云投生態;“一帶一路”疊加“國企改革”主題關注中國交建、中國鐵建和中國電建等;裝配式建筑建議關注杭蕭鋼構、富煌鋼構等鋼結構標的;建筑“小而美”轉型股建議關注圍海股份、寧波建工。
風險提示: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于預期;PPP推進速度收斂;國企改革放緩;轉型受政策限制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