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萬科A延續跌勢,收盤報18.27元/股,自7月4日復牌以來,已經累計下跌25.21%,萬科A流通市值則蒸發了597.9億元。
隨著萬科A復牌后的連續下跌,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寶能動用9個帶杠桿的資產管理計劃買入的萬科A股,其中6個已經全數接近被套。
截至目前,寶能共動用了9個資管計劃,耗資207.7億元,買入了萬科10.98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9.95%。這里面,寶能子公司鉅盛華動用了自有資金69.23億元,撬動杠桿資金138.46億元,杠桿比例1:2。
9個資管計劃中,泰信1號、金裕1號、寶祿1號、東興7號、廣鉅2號,最低買入價均高于萬科A7月11日股價,最低買入價在18.56元/股。其中最晚買入的是東興7號,在萬科復牌后的7月5日,耗資11.88億元,買入6000萬股,成交價在19.79元;廣鉅2號買入了14億元萬科A股,最低成交價在20.03元/股。
此外,廣鉅1號雖然買入價在17.63-19.03元間,但根據買入股數和總金額估算,成本在18.4元。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上述6個資管計劃買入總金額達到162.7億。最低買入價或成本價,都已經低于萬科A昨日18.27元/股的收盤價,處于滿倉被套。
還有3個資管計劃沒有被套,分別是南方資本管理的安盛1號、2號、3號,其最高買入價為18.24元/股,買入總金額45億元,但距離被套也只有3分錢的差距。
焦點1
繼續買買買?寶能或力保大股東
不斷走低的萬科股價,也在逼近寶能資管計劃的平倉線。寶能9個資管計劃的平倉線,均設在資管計劃凈值的0.8,即萬科股價在資管計劃買入成本上再跌20%,寶能必須追加保證金補倉。
新京報記者根據寶能各個資管計劃買入成本估算,其平倉線在12.25-17.65元之間。平倉線最高的廣鉅2號,平倉線在17.65元,距離萬科昨日收盤價只有3.39%的跌幅。
倘若萬科A股價繼續走低,為保證不被平倉,寶能能做的只能是補倉。廣鉅2號目前只買入了14億元萬科股票,其初始規模在30億元,還可以通過資管計劃中的自有資金繼續買入萬科,降低資管計劃的持倉成本。
除了被動補倉的可能性,業內人士還認為,寶能或會繼續增持萬科,以使自己的萬科第一大股東席位,不被將通過萬科重組入局的深圳地鐵集團取代。根據萬科重組方案,目前持股25%的寶能在重組成功后,持股比例將被稀釋至19.84%,與深圳地鐵集團將持有的20.65%萬科股權,相差不過0.81%。
而為不被取代,寶能還需要在二級市場買入不少于1.13億股萬科A,以目前萬科股價計算,需要耗資20.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