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著,盼望著,萬科A終于復牌了。從寒冬到暮春,從暮春到盛夏,我這個持有萬科A的小散戶被突如其來的停牌關了半年之后,終于可以在二級市場甩賣了,但是這幾天我辦不到!
●用腳投票但難投出去的小股東
不少媒體都預言過萬科A在復牌后會有補跌的風險,但是上周日還有一些達人、媒體預言:萬科A復牌后會跌,但有可能復制暴風科技、樂視網的情形,復牌當天有人護盤。雖然我只是個小散戶,但在股市也摸爬滾打了不少日子,也明白暴風科技、樂視網均屬于深市創業板通信服務行業涉及文化傳媒、虛擬現實概念的股票,而萬科A屬于深市主板房地產開發行業大盤股。對了,7月4日收盤樂視網流通市值為649.9億元,暴風科技流通市值為132.2億元,而萬科A流通市值為2134億元。這可比性強嗎?
萬科A復牌前的夜晚,我既興奮,又憂傷。興奮的是,萬科A終于復牌了,作為實戰體驗這次萬科股權之爭的小股東,我終于有用腳投票的機會了;憂傷的是,萬科A停牌后,萬科的港股萬科企業下跌了30%左右,滬指大跌,地產行業下跌,萬科A復牌意味著虧錢。所以我,毅然決定7月4日0:00一過就登陸交易軟件跌停板掛單。我知道我是誰,一個緊跟題材熱點的小散戶,萬科現在新聞點很熱,但萬科A股票已經被停牌冷凍了半年。
然后,結局我想大家也知道了,掛跌停板價格都難賣出去。周一早上集合競價時期打開軟件一看,在跌停板價格賣一掛單就高達600萬手以上,盤中跌停板價格的賣單更是在700萬手以上,也就是說至少有150億元的賣單。周二早上開盤后,我打開軟件一看,萬科A又跌停了,賣一位置的掛單在600萬手以上;雖然收盤前15分鐘突然涌現大量買單,成交金額也急劇放大,全天成交金額接近40億元,但跌停板上的封單仍有近500多萬手。
周一,萬科A龍虎榜買方凈買入937.44萬元,賣方凈賣出6904.45萬元;周二,買方凈買入約20億元,賣方凈賣出約22億元。有多少小散戶在這兩天接盤了呢?
●財務管理老師的教訓
我第一次聽人介紹萬科,是本科階段的財務管理課程上。當時的財務管理老師是一位很受學生尊敬的實務派,實務到在課堂上既教我們拿筆記下怎么催賬,也教我們拿筆記下怎么拖賬。因為,這些實用性技術內容是不能公開出版的,所以只能口傳筆記。
就是這樣一位實務型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講到了萬科,說萬科是一家經營良好,成長性比較好,適合價值投資者關注的上市公司。并且,該老師還透露他也曾經重倉過萬科的股票,不過隨著萬科的股價上漲,他心里越來越不踏實,終于在萬科股價從5.5元漲到16元時徹底清倉了。當然,后來的情況不少老股民也知道,萬科在那一波牛市的最高價超過了40元。我這位老師也坦言,他在事后也很后悔當時意志力不夠堅強,早早地就被嚇跑了。對了,他現身說教的時候,萬科的股價已經回到了除權后的7元左右。
時光飛逝,當年的學生娃已初為人父,當年的財務管理課程上的老師或許已經退休。我為什么要買萬科呢?除了當年老師的教誨,還有在證券公司做投資顧問的表兄的推薦。大概是去年3月的時候,他就信誓旦旦地稱,“本輪牛市這么多板塊都大漲了,只是地產股還沒怎么反應,地產股的大漲是遲早的事情”。就這樣,財務管理課程上的萬科舊事又一次浮現在我眼前。
對了,本人買股的思路比較簡單:板塊題材熱點+事件驅動+技術形態爆發+追漲殺跌。因此,我也不會因為表兄一句“地產股的大漲是遲早的事情”而早早地埋伏萬科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