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涉及資本市場的內容與2015年有所區別,尤其去年提出要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這一內容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并未被提及。
另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方面也由2015年的“加強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變化為“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與此同時,李克強總理還提出要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
前后兩年內容的變化是否意味著頂層設計思路的變化,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資本市場將要迎來怎樣的改革發展之路呢?
“從目前政府工作報告的內容來看,“穩”字當先是目前資本市場建設的主調。”一位北京地區大型上市券商的分析師表示。
方正證券研究所所長高利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個背景實際上是在去年市場整個監管層面、投資者層面,都出現了很大的波動。可以說今年的基調就是求穩。”
資本市場“穩”字當先
2015年中段的股市,2016年初的股市和匯市均遭遇了較大的波動。與此同時,證監會主席也在兩會前夕更替。
一些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在種種因素的影響下,政府工作報告內容變化的背后正是一個“穩”字。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覺得可能是應了去年資本市場形勢的發展來做的調整。去年市場的情況按照總理的定調,股市有‘異常波動’,匯市也有‘異常波動’,金融市場內外都有比較大的沖擊,對經濟金融的平穩運行實際上是構成了一些威脅的。這種情況下穩定金融市場,讓金融市場健康發展,成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今年,金融改革方面,穩字可能會更加突出,讓金融市場更加健康的發展,前幾年金融改革可能確實做得比較快,不可否認金融改革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風險因素逐步浮現,形成一些問題,所以從這個角度我認為需要穩字當先。”徐高說。
高利對此也頗為認同,“這個變化的背景,我覺得就是因為去年市場有較大的波動,無論監管也好,制度建設也好,走了些彎路。在這樣的背景下,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了法制化、制度化建設,或者說監管,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除了整體監管思路可能更趨向于穩定之外,前后兩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一些小細節的變化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服務中小企業的區域性股權市場,這些在今年報告中均未提及。
例如股權眾籌融資試點,針對股權眾籌的行業監管文件始終沒有出臺,取而代之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