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降準后的首個交易日,延續1個多月的每日逆回購“戛然而止”。同時,央行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包括MLF、SLF等在內的各種定向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量已較1月大減。市場人士指出,此次降準釋放出明確但有節制的放松信號,鑒于本周到期量較大,央行用降準替換了公開市場操作,預計后續各類定向工具仍有運用空間。
2月定向工具投放力度減弱
昨日央行公告,鑒于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參與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的意愿總體較弱,本周二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這是自1月29日央行公開市場“天天見”以來逆回購的首次暫停。同時,央行昨日傍晚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剛過去的2月份,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操作投放流動性的力度較今年1月已大幅減弱。
數據顯示,2月份央行對國開行、農發行、進出口銀行發放抵押補充貸款(PSL)共356億元,對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1630億元,央行總行和分支行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SLF)操作共34.2億元。
該操作量均較1月份明顯縮量。此前在2016年1月,央行開展PSL為1435億,MLF為8625億,SLF為5209.1億元。
2月份各類貨幣政策工具減量,主要是由于節后隨著現金回流和流動性好轉,顯示央行認為節后資金面無需再像1月一樣通過多種工具大幅注入流動性。
此間,央行仍有意通過價格信號進行引導,在2月份分別下調6個月、1年期MLF利率至2.85%、3.0%,向市場傳遞出引導資金利率下行之意。
逆回購暫停無礙資金價格回落
盡管2月各種定向工具投放資金力度減弱,但央行卻通過公開市場高頻操作,來穩定流動性預期。據記者統計,央行通過春節前后逆回購的天天滾動操作,令2月公開市場全月仍小幅凈投放650億。
雖然逆回購暫停,但降準仍刺激昨日資金價格全面回落。3月1日數據顯示,隔夜回購利率下行4.2個基點至1.959%,7天回購利率下行9.9個基點至2.373%。
高盛高華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宋宇昨日稱,降準與公開市場操作的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前者發出了更強有力的政策信號。此次降準釋放出明確但有節制的放松信號。“本周到期的公開市場操作工具規模相對較大,這可能意味著央行只是用一種流動性工具替換了另一種。考慮到1月份整體信貸供應相當大,央行短期內將不會壓低銀行間市場利率。”他表示。
展望今年,恒生銀行高級經濟師姚少華則認為,由于經濟放緩與通縮壓力仍在,預期央行將繼續采取放松貨幣政策。除了降準外,亦將繼續采取包括抵押補充貸款、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等定向數量型工具來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