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國新辦就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有媒體提問:最近碧桂園房地產事件對整個行業恢復以及保交樓等措施有何影響?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目前房地產市場總體處于調整階段,部分房企經營遇到一定困難,特別是一些龍頭房企債務風險有所暴露,影響市場預期。但要看到這些問題是階段性的,隨著市場調整機制逐步發揮作用,房地產市場政策調整優化,房企風險有望逐步得到化解。近期,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密集發聲,表示要支持和更好滿足剛性、改善性住房需求。部分二、三線城市也在出臺新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各地房地產政策調整優化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隨著經濟恢復向好,居民收入增加,房地產市場優化政策顯效,居民住房消費和房企投資意愿有望逐步改善。
8月10日碧桂園發布盈利警告,根據碧桂園截至2023年6月30日6個月未經審核管理賬目之初步評估及現時可獲得之其他數據,對比2022年6月30日半年度之凈利潤約人民幣19.1億元,碧桂園預期截至2023年6月30日半年度之凈虧損介乎約人民幣450億元至550億元。
在保交樓方面,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碧桂園集團連同其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分別交付房屋近70萬套和27.8萬套,2023全年預計總交付近70萬套房屋。
8月11日,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楊惠妍和黨委書記、總裁莫斌致歉表示,“面對眼前這份不滿意的答卷,我們感到非常內疚,不管有多少理由,確實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
管理層表示,雖然對本輪市場調整周期有預判,但對市場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續度估計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應對措施,未能洞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對三、四線及更低線城市投資比例過大、負債率壓降速度不夠等潛在風險的認識不夠深刻、化解行動不夠及時有力。
管理層表示,“還是要堅定地向前看、向前行,將采取更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保交付,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保障經營有序開展,拼盡全力扭轉當前的困局,更好地保障廣大客戶、投資者、合作伙伴的權利”。
南方都市報(nddaily)、N視頻報道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 王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