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中建深圳李蓓:BIM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來源:中裝新網    時間:2022-04-28 17:39:43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Autodesk的CAD系統,其實那時候我們也學過一個CAD的三維建模,但是三維技術它只是一個幾何形象的描述和一個體量的描述,它對內部這樣的一些信息并沒有很好的支撐。

  2022年4月15日下午,從學設計到做設計——“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系列活動之數字化設計線上直播活動成功舉辦。數字化設計,尤其是建筑的數字化與建筑工業化的融合發展,既是應用技術的系統性創新,也是生產方式的革命性變化,建筑的數字化與建筑工業化的融合發展,必將成為推動建筑裝飾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本次活動探討的主題為數字化設計,以期通過在線交流分享,提升高校師生對數字化設計的關注度,促進在校學生對數字化技術的認識和應用。

  協會及行業領導、高校師生、企業代表、設計師、媒體等上萬人在線與會,共同探討數字化設計的發展方向以及數字化設計在建筑裝飾產業的實踐與應用。

  線上活動中,中國建筑裝飾集團所屬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數字創新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李蓓做了精彩分享。以為內容為演講實錄。

微信圖片_20220422132738.jpg


  演講文字實錄

    李蓓

    廣大的師生、同學們下午好。這是我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我從事裝飾行業近20年,一直在從事數字化設計,現在從事的是BIM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下面我以技術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來談一談我在企業中的一些工作的分享。

  先談的第一個:我認為叫數字進化之路。首先談一下它的階段,最開始我是經歷一個甩圖板的階段,那時候還是從大學生開始,從手繪畫圖到轉到CAD的應用, CAD確實在效率上有非常大的提升,以前的改圖都是在一個圖紙上進行一些修改,然后每一條線用規尺進行制圖,耗費在上面的時間是非常長的。

  然后是CAD的一個引用,那時候我在大學里面看我的師兄們在用 CAD,那時候是用DOS系統下的版本在進行畫圖。當時覺得非常的震撼,因為它的效率非常高,當我們在畫一張圖的時候,可能僅一張圖的時間,他已經畫完幾張圖或者做完一些專業的資料了。

  CAD是20世紀60年代美國的麻省理工提出的一個交互式圖形的研究計劃,最開始是用于軍工的,后來在80年代的個人PC的應用中,CAD得到迅速的發展,出現了專門從事CAD系統開發的公司。

  我們最為熟悉的就是Autodesk的CAD系統,其實那時候我們也學過一個CAD的三維建模,但是三維技術它只是一個幾何形象的描述和一個體量的描述,它對內部這樣的一些信息并沒有很好的支撐,它只是為我們二維圖紙提供了一個空間的描述內容,但是對這個信息并沒有植入。

  接下來再講一下我們現在所從事的BIM技術的概念,BIM不知道大家了解過沒有,可能大家有多多少少在網上看過這樣的一個介紹。我再重復一下,其實它是一個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這樣的一個解釋,building指的是建筑物,Information其實就是建筑物建造過程中的建造信息,modeling它實際上是一個虛擬搭建的過程和結果。

  這個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1975年,是由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的教授來提出的。在這個基礎上,國內實際上,我接觸它應該是在2009年,這是我第一次接觸這個概念,隨后在網上找了一些資料并進行了一些知識的擴充。我真正去接觸這個培訓是在2011年,因為我們項目上的需求。這可能跟我的專業有關系,因為我們公司是從事建筑裝飾,內裝和外裝,內裝的就是室內裝飾,然后外裝是建筑幕墻。主要是建筑幕墻這樣的項目很難從這種二維概念里面去解決工程上的一些問題。

  所以,當時我就想能不能用這樣的一個技術去解決一些問題,查閱了一些國內外的資料,也得到了一些論證,最后找了一些機構進行一個培訓并進行自我的一個學習。后來在這個項目上也有成功的應用。BIM其實在美國有很深的一些規范,還有一些機構對他進行一些研究。最開始我所談的資料里面了解的是美國軍方,美國軍方有專門的這樣的一個機構,類似于國內一個基建的機構。美國軍方醫院的一些資產管理,他們之前是把一些建好的醫院進行模型化,然后新建的醫院按照BIM的執行標準進行數據庫的建立,對整個軍方的軍隊資產,包括醫院的設施設備,還有能耗、后期的運營維護進行一個妥善的管理。

  數字化的趨勢有4個階段。第1個階段表現,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接觸的是 CAD,制圖的效率是大為的提升,我們叫甩圖版。第2個進階是BIM技術,它是在不滿足這種快速表達到建造數據的實施,提升的是協作,各單位之間的這樣的一個協作,還有提高設計質量。而我們想知道在各個的環境里頭,一個建筑物,包含建筑、結構、機電、裝飾、還有幕墻等等一些其他的附屬專業,他們在共同去建造,但是在每一個專業里面又包含了各自的這樣的建筑資料,相互在各個專業自我的建造過程中,有很多的這樣的一些信息,進行一個規則的收集,最終集合在一個建筑體內。但在建筑過程中,在設計這個階段有非常多的這種問題。比如說我們做的最多的是碰撞問題,以前我們傳統的這種方式是各自按照一個標準進行設計,然后再開各種的會議、技術性會議去解決,有些是在前端的時候是可以去解決,但是大量的問題隱性問題是在項目上去解決、可能在過程中會制約工程的進度,還有造價的提升,還有一些工程浪費。在BIM技術的這種概念下和技術條件下,我們可以把這些問題在前期進行一個各專業的搭建,在前期的時候進行一個組織協調,把一些隱隱性的問題和顯性的問題在前期解決,然后制定一個合理的建造計劃和得出一個建造成本。

  在后期建造過程中,按前期規劃要求和標準進行模型搭建,這樣的話大大提升了建造速度,還有成本得以控制,然后減少不必要的浪費。當下提的互聯網、物聯網這些非常多的概念,我覺得應該進入的第三個階段,那就是云計算。但是它有一個格式問題,它的概念非常大,經常會有比如說數字城市 CIM,包括我們現在做的建筑BIM的一些體,我們叫做模塊,每個建筑在城市里,每個建筑就是一個數字模塊,一個集合,但是它是用于城市管理的。從大的環境下來看的話,它是里面有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date,我們認為是一個公共數據,其實數據的它的價值在于共享,只有共享的利用率越高,它的價值才會得到提升。

  這里面就結合了非常多的概念,比如說BIM結合GIS,或者是說BIM結合云計算等等。你發現它是把這個維度進行進一步的擴張,更多的專業,更多的不同的行業加入到集群里,因為它的概念從一個建筑物體擴大到一個城市,或者說擴大到一個地區,這樣的一個狀態。

  后期動態BIM這一塊就是結合了在大的維度里面對個體之間的信息的傳導,提出了一個動態的BIM的這樣的理念,它是結合了BIM技術和地理信息,再加上了IOT物流等等這樣一個非常復雜的多維度的數據環境。因為大家以后可能會進入到工程體系的這樣一個單位或者設計體系一個單位,BIM最后的趨勢,其實我也查過一些資料,唯一看過比較合理一次資料,也就是說bim的期望值,最后期望的終點,或者是期望的最高點,它就叫集成交付,把所有在建造過程中的所有的部門或者所有的這樣的一些比如說商務,比如說物資,還有項管,還有設計,都集成在一個流程里面,這是它的最終的一個狀態。

  下面就是說為什么我們企業需要bim呢,我在中建深圳裝飾工作了20年,在這個過程中,從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來看的話,其實我覺得企業越來越需要朝著數據化轉型和信息化發展這個角度去走,因為在所有的過程中,比如我在項目上,我也從事過設計,然后做完設計以后到項目上去進行深化設計,然后在項目中每個階段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又回到機關去做研發工作,最后從事bim設計。在這一系列的環境成長的過程中去發掘企業最后的狀態??赡芤郧笆且粋€很傳統的企業,像這種傳統的企業里面到后面的發展,它應該更為的像一個工廠,所以在這個階段里面,可能會有數據互聯,比如說現在的情況,疫情加劇了,我們有些在居家辦公的時候,我們工作還是得做,所以像各種的會議系統要誕生出來,然后一些制度,還有一些設計流程進行的更像互聯網公司這種方向去靠近的一個協同協作的這樣一個模式。

  然后自動化,比如說我們在從事bim技術應用過程中,有很多的比如說編程,像我們這種傳統的這種工程類公司,程序這一塊,其實對我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因為傳統的設計師他其實不用學,不用去了解編程或者程序語言。但是隨著近兩年近三年的這樣的一個比如說新人加入,還有我們在工程方面的支撐,發掘程序這一塊,比如說語言、計算機語言,還有計算機語言在工程的一種應用,這樣的技能和協同是越來越重要,因為給你的時間是非常的短,但是需要你在可控的時間內提高生產效能,支撐這個項目的運作。你必須懂行業,你應用這個語言之前你必須要懂你當天要去做這件事情的規則,判定這個事情的規則邏輯,你這樣才能很好的寫出這樣的一個程序,去高效的完成你將要去行事的一個做事的過程,然后得到很好的結果。

  工業化這塊的話,其實我個人覺得現在是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各個企業都在進行嘗試,用技術在工業化的支撐里面,比如說模塊建筑, MIC或者PPVC等等這種,有些是比如以之前的 PC建筑、PC構建裝配式到現在的模塊化建筑,它比如說中集集團開發的集裝箱建筑,希望通過這種集中的這種方式,在工廠類生產線的模式,對產品質量,對交付的這種效能進行一個集中控制。工業化這一塊我覺得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現在各個企業都是在收集,在這個社會上收集各種各樣的人才,比如說設計人才,還有 MIC生產線流程的這樣一個框架的人才。非常多的人才想集合到這里,因為他不單單是一個傳統的一個行業,向工業化方向去發展的行業,它需要很多的探索要去走,但是這些探索的支撐必須要更多的人才加更多專業,各種更多有想法,有這種有能力的人集合在一起。它是一個團隊,而且它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一個探索。企業要花更多的精力資源還有成本投入到其中,還有對市場的這樣的一個深入的這樣一個調研。其實我認為的bim技術是向制造業靠攏——建筑業向制造業靠攏。理論上其實建筑業也是屬于制造業的,它是一個高度離散的,它是非常離散的這樣一個制造業、一個大工地。什么專業都有,有很多公司在里面,每個公司的工人的管理制度也不一樣,然后技術水平也不一樣,建筑物它是一個定制化的建造產物,它跟制造業不一樣。制造業其實是研發一個產品,然后進行一個量產,建筑是無法真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量產,因為建筑具有象征意義,建筑設計需要象征意義,然后不同的功能空間。裝飾也是一樣,裝飾不可能說千面一律,像酒店的話,它也是有幾個板塊,有幾個套房可能會一樣,但是如果都長得一樣的話,大家也失去對這個酒店失去了興趣。

  bim技術的精神實質是要建筑業進行制造業化的這樣的一個改造,還要能夠滿足建筑業的個性化需求。目前也有一些公司,我所了解的一些公司也在嘗試利用bim技術進行工業化的產品生產,建筑產品生產。比如說模塊化建筑,然后裝飾裝配的一些產品,還有一些戶外獨立的建筑體,都是有這樣的一些嘗試。我認為它需要市場一些消化性,因為產品這個概念的話,它不是說站在你個人的角度去定義的,它是需要一個廣大的受眾群對它的定義,因為它有非常多的信息,還有一些市場的受眾群的調研。還有一個市場的定位等等這里來制約它。

  建造實際上是生成一個建筑物,我們都很清楚下面幾張圖片就是我們現場一些大的規模的工地,建材的種類也非常多,生產周期也很長,質量也不可控,人員的素質涉及面也非常大,都是一般制造業不具備的。因為制造業大家都很清楚,比如說造車、手機,或者說一些這種智能產品,我們都能從電視上和各種資料上看到他們這樣的一個生產環境。但是工地又不是,工地相對來說是開放性的,只是一個圍墻把它圍起來,但是我認為這些是大家在某種契約下或者某種制度下進行一個建造。

  所以在這里面會導致了建筑業的生產的復雜性,然后加上一些法規一些外部的情況,會造成很多施工行業中一些勞工的糾紛,還有工程造價的模糊問題等等。其實我可以這么說,工地上其實就是一個小小社會,非常的復雜。但是能不能有什么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也是很多的企業想在下一步依托這種數字化轉型或者說信息化,還有比如說誕生的這些一些模式下去改變這些現狀,大家都在努力去改變當下的這些問題、通病。

  我之前一直在從事bim技術。在設計階段,也做過一些通過bim的一些技術的手段執行一些方案,所以有些思考,當我們使用一些制造業的慣性思維去看待建筑劣勢,我們會有一個與制造業的對比,我們會發現有巨大的困難。首先普遍性的困難,就是表述困難。無論是對整體戰略的表述,還是對具體任務的表述,乃至于一個很簡單的采購物品,從設計源頭到采購,到這個庫房的整個描述過程都非常困難。描述它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它的材料過于的離散,然后標準也不同。比如說建筑結構構造、鋼筋有各種型號,然后裝飾有各種材料,裝飾又分內裝和外裝,還有機電等等各種的設備,還有管道的信號,就非常難說。我認為是非常難去描述的,就是用制造業的方式來說是非常難去描述的。更別說整個建筑這種產品的這樣的一個本身。

  解決表述困難,這就是bim技術被創造出來的一個初衷。其實有這樣的一個訴求。

  Bim模型其實就是信息化模型,它就是建筑物物理性能和各方面屬性的綜合性的直觀描述。就拿我現在從事的做的最多的項目來說,后面會講一些我參與過的一些項目。比如說幕墻,其實幕墻它的方案是由建筑師來制定的,然后幕墻設計師主要是做一些系統的配型,按照這種方案的形式做系統的一些配型,比如說單元式幕墻,比如玻璃幕墻或者說石材幕墻,金屬板的幕墻,然后有立柱和無立柱的,引框的、點抓的等等,按照建筑的狀態進行一個配型。建筑師往往在建筑設計的時候,為了比較標新立異,天馬行空,表達建筑的一個氣質,所以在造型還有一些難度上會有非常大加持,這樣的設計對后期的建造設計有非常大的挑戰。在這個過程中,需要bim技術對方案的實施進行一個技術支撐,比如說雙非線性建筑,比如說像扎哈或者說馬巖松,還有一些設計大師或者設計院等等做的一些這種非線性建筑,它最終要從效果圖這種表現形式上剝離出來,然后把它建成。但這里面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怎樣利用這種數字化的技術、這種手段或者bim技術手段。首先是數字化技術手段,怎么樣做數字化技術手段,例如,對這種類的建筑表皮進行一個幾何塑形,并最終這些材料被我們社會當下所在的工藝基礎材料加工然后落地,還要考慮到它的造價問題,并讓業主覺得這個方案很好。我就希望它能建成,但是它有很多東西必須要落地,這就是我們從事這一行要去做的事情。在方案階段配合建筑師做表皮優化,通過一些算法,比如說我們也會有一些算法,但這個算法基于特定的規則,比如說用的最多的是退火或者是遺傳,其實就是用一種方式,比如說說它是一個雙曲面,能不能用單曲或者這種材料在加工中被認同的這種幾何形態進行擬合,擬合實際上就是逼近不是完全一致,就是把他們之間的公差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用傳統的方式是無法完成的,所以這個時候就要用到計算機的程序,計算機的一種他最擅長的算力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規則是你去發現的,所以從另一個層面來說,我們怎么去做好設計,而且這個設計符合以后發展的需求和支撐,以后支撐你能走得更遠的這樣的一個技能。

  我認為首先你要掌握一定的工具,工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你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工具才能支撐你的概念走得更遠。因為以后的社會是高速發展的,工具會為你帶來效率的升級。

  所以有什么樣的工具呢, BIM技術里面其實有很多工具,可能同學們也多多少少在學校里面接觸過,當然CAD也算, CAD其實也算一個bim的工具,比如說Revit,然后還有Rhino,他們各有所長。這些工具我都接觸過,這些工具各有所長包括在建筑中用的最多的那個 Sketchup。但是在這里面我認為你要根據你將要去解決這個問題的本質去選擇工具,比如說像異形建筑,我認為在前期方案的優化階段的時候,你要使用Rhino。它的曲面工具更為強大,而且更簡單。但是在處理優化的過程中,你要用到程序來解決。設計師應該是用什么樣的工具呢?我建議就用gh,我們叫grasshopper。它能讓你非常方便而且高效的去解決參數化的問題,而且當你的方案進行一個更替的時候,你只需要改數據,這樣大大提升你的一次存活,或者說修改方便,不需要重建。以前我用3dmax10年,3dmax的多邊形建模工具,只是給你解決一個視效問題的建模,比如效果動畫。Sketchup也是一樣,但它有它的好處,它預覽比較好看,效果建模也很方便,但它的編輯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其實從我的從業經驗來說,其實我有很大一部分過程是根據我的工作需求,我在選擇工具,而且這個工具是非常的高效的支撐我的工作。這些概念其實就不用去講它們,因為這些可能大家以后就慢慢會接觸到。我就講一下bim技術的一些優點,比如三維可視化,因為你的模型建出來了,再根據建造需求來建出的模型,然后模型中是帶有構建信息的,然后相互之間是有制約的,所謂制約叫約束。比如說螺栓跟這個是約束構建,它們之間的關系,在空間的關系,還有幾何形態等等,他們有一個相互的鏈接。比如說我們在現場的一些技術交底,會通過模型里面截出很多的爆炸圖。后面會給大家展示一些爆炸圖,還有一些工藝圖,這樣子方便在工程建造的前期階段,我們的設計技術要求和標準能更為直接的去傳遞給建造的施工員。

  在這個過程中大家信息互通,像協作也是一樣,它有三維協作,比如說一個建筑體的設計階段,它有很多專業,比如說建筑結構專業,還有包括建筑方案、建筑結構、機電,然后暖通,然后還有內裝,還有幕墻,他們合起來是這棟樓的整體設計資料,但是在這里面過程中,每個專業之間都有交界面或者一些問題,比如一些設計的碰撞問題。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通過一個機制,比如說軸網,我們都認為建筑的軸網是我們共同的統一的一個標準,我們在這上面進行一個搭建,去重疊羅列這樣的各自專業的模型,從中去發掘各自在設計過程中相互之間是不是有不友好的界面,或者說是不是這個方案所需要的的一個形態,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這樣子以至于在后面實施過程中不會因為設計的問題而進行一個變更,或者說成本增加,工期延長等等這一些問題。

  在說說模型檢查,其實當前模型檢查用的最多的還是屬于管道,即機電這個專業。我認為他確實是在這方面是做得很好,比如說地下車庫的管中,包括地下車庫有限高,這些管道的高度,還有相互之間的穿插,還有他們的信息都是非常復雜的,特別是像那種十幾萬方,二十幾萬方大型商場。那里面的管道是非常復雜的,所以在這里面的話,它大大提升了機電設計師的效能。

  這里面又談到一個概念,就是全生命周期,因為我的公司是一個裝飾公司,全生命周期概念它是從建筑本體來講的,但是我覺得也可以從一個子專業來講這樣一個叫項目的生命周期,項目級的生命它可能是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中建造部分的一小環一個小周期,它是一個生態系統。

  我們講一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它是從設計概念一直推演交付給運維,就是物業。在這個過程中有非常多的環節叫階段,比如說細節設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希望模型在每個階段進行一個細化和構件進行添加。像bim模型它實際上是講深度的,比如說LOD。這個標準是從美國引進過來的,我覺得很好。我們就會利用它比如說LOD200,然后一直到LOD500,其實它這個深度其實代表的是每個階段,這里面每個專業都在這個階段進行添加,比如說到細化的時候,可能你的模型要做到LOD300,在分析過程中,你這個模型可以直接引用到比如說日照,比如說節能,就拿這個模型進行一些數據提取出來進行一個分析,然后建筑出圖。

  當然裝飾出圖目前就軟件來說不是很友好,但是不是不可以出,但是你的設計投入成本會比較高,還有一些構建的加工,特別是在幕墻里面,它有一些構件加工直接是從模型里面提取出來,然后進行一個拆解,然后編號,進入到 CNC。比如說5軸4軸5軸進行一個加工。到現場的施工管理,比如4D,5D的概念,3D就是三維模型,4D就是加了時間,也就是計劃,然后5D加了成本,所謂成本就是全階段的計劃,或者每一個階段的成本的變化,它是一個多一個維度的概念。

  然后到施工的物流,其中施工物流其實就是材料轉運。因為在項目上,工地它是比較復雜的,各個子專業都有各自的材料,因為整個工期都是定下來的,大家都為了趕進度,所以在這里面非常多的穿插,在這個里面有非常多的物質的垂直轉運和水平轉運。所以我們要有非常恰好的計劃,所以在這里面會通過各自專業的部位,然后通過變模型這個階段,這個時候反映階段的物質需求進行一個計劃調配。

  下面這些圖片是我們公司參與過的項目的一小部分展示。當下來說,我認為bim技術支撐的最多的還是一些場館類的項目,比如說體育場,規劃館,然后超高層的那種流轉塔體。都是一些比較有難度的大項目才會去用的最多。因為他對建造的把握,最后交付的質量有一定的支撐,還有一些對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項目會應用最多。

  企業要使用bim技術應用,我覺得從三個方面談。第一個是專業方向應用,用的最多的比如說我們在談幕墻這個專業的話用到最多的是金屬面板。像這種預制材料,像這種異形的建筑表皮,還有一些建筑在設計過程中一些陰角和陽角系統之間搭接不明朗不明確的地方,或者說費時費力一些部位是需要進行一個bim技術支撐的。然后我在談一下幕墻項目與精裝項目,目前我們公司在施工中,bim技術應用在幕墻上確實是由于室內精裝項目。從幕墻專業本質來去講,其實幕墻我是在08年開始接觸的,因為之前我一直做室內。2008年因為工作需要,然后借調到目前公司來做這個事情。從我的從業里面來觀察,我覺得幕墻非常適合建筑工業化這條路線,因為它的很多材料是都集中在工廠進行數控信息加工的。它跟裝飾材料還不一樣,室內的裝飾材料不一樣。裝飾材料比如像石膏板,像鋁板吊頂,它都是標準格式和標準化加工。比如說你選擇什么牌子600×1米2的吊頂的蓋扣板或者其它,它其實上都是一個標準化的尺寸。但是幕墻不是,它有很多的材料雖然是標準的,但是每個建筑的造型是不一樣的,尺度也不一樣的,然后它的形態也不一樣的。所以在這個方面它有很多材料都是要單獨進行加工的,或者說要到工廠進行加工。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它有非常多的數據需要去采集,然后進行分類,然后進行一個編輯,然后再運送到各自的加工場進行加工。比如說鋁板通過鋁板廠家進行加工,比如說異形的雙曲,或者單曲或者平板或者折板或者空間板。這些數據提取出來然后進行編號,然后發送過去,或者說直接丟模型。比如說有些工廠的數字加工能力很強,我們就把型材編號,然后把模型傳遞過去,需要它的數據格式進行這樣的一個加工。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會做很多這樣的一些爆炸圖,這些圖都是通過這個模型進行拆解的,主要是做技術交底的。在這個里面我們通過模型去做一些引導圖,主要是方便一些技術方面的交底。做成圖紙出圖,這些都是用Rhino來做的,不需要做渲染直接抓取就可以了。

  包括螺栓的一些安裝節點。這里面有很多這樣的一些概念,這些概念其實是一些表皮的分析,這些分析可能大家出來以后到各自的項目上都會接觸的到,然后他會有一些邏輯,其實跟數學有很大的關系。但是這些背后是建筑師和一些設計師的思想凝聚。

  在這里面我也談一下我們用的一些軟件,比如說Revit然后MAX。我們要做效果的話就會有一些及時的渲染,我們用的最多其實就是Rhino的Grasshopper。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一下,現在網上的資料是非常多的。像表現的enscape、inventor。inventor主要是我們來做加工用的等等。時間比較有限,有很多這樣的內容給大家就簡單的說一下。像有些表皮分析,我們會用這兩個組合進行這樣的邏輯表達。

  然后可視化編程,我建議各位同學有興趣的話一定要去學一下這個技能??梢暬幊棠壳暗脑捰袃蓚€,一個是基于Revit?的?Dynamo,還有一個Rhino的Grasshopper。我的建議主要是要學Grasshopper,因為它可能更為友好一些。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參與過一個項目,就是這樣一個小項目。它是做的模型全驅動,用上面這些程序去驅動,看上去其實復雜,如果說你對這個建造邏輯比較清晰的話,這個程序對你來說不是很難的。它的最終的目標是當你一點進行改動的時候,它最后出來的每一個玻璃面板進行改造就會隨機而動,它的加工參數都是關聯的,大大提升了你的工作效率。

  比如說這些Excel表格的數據是同時在進行關聯的,就是一次存活。我們也做過一些建筑項目的表皮梳理,通過了用了Cshop的語言,結合Grasshopper來進行這樣的一個模型搭建,目的是提高效率。

  這些都是屬于設計優化這一塊。像這些構件加工的話,我們也是通過CAM的軟件結合Revit的模式這樣軟件進行結合,也是為了更方便的輸出我們所需要的加工信息。

  在這些項目里面其實有非常多的內容去講。像這里面來說的話,像這種玻璃體這是屬于室內的項目。這種雙曲面的玻璃體它的加工實際上直接是通過模型來提取的。通過模型來提取然后包括一些規則,加工數據的規則。首先是要跟廠家說好、溝通好,然后進行規則制定,然后進行批量生產。它的速度是非??斓模詈蠼ǔ鰜淼男Ч悄芙邮艿亩倚Ч€是不錯的,每一塊玻璃都是雙曲面的。

  我們也會做一些下料的研究。目前下料編制一些插件,也會參與一些活動 ,發表一些論文。這樣都是在鼓勵大家參與到實際的探索、整個團隊建設、技術建設這一塊兒過程中來。在項目中我們經常會做一些投標階段的支撐,其實就是投標這邊的分析,跟造價是有關系的。

  下面講的就是一些相互約束。最難的一個項目,它是一個雕塑性項目,是雙曲面、不銹鋼的。這個項目是武漢中建光谷之星(E地塊),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去武漢看一下,就效果來說的話是比較麻煩的,因為它用極小的曲面來進行扭轉。

  我們搭建了這樣的一個模型,然后進行所有數據的采集。進行歸類編號,然后出這種加工的數據,然后進工廠進行彎曲,然后現場進行單元這樣的一個分配,每個顏色代表一個單元,而且傳統的顏色代表一個相同規則的這樣一個單元,現場進行這樣的一個吊層的安裝。

  然后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它始終跟模型的邊緣曲線保持順滑的,每個角度都是順滑的,難度還是很大的。最終完成的效果跟模型幾乎接近,只能說是接近,但是整個曲線的曲度來說是控制住了。

  下面是裝飾吊頂的一個項目,這個是在深圳2.7公里長的這樣的一個項目。在這里面,bim技術確實在過程中從設計與建造之間是進行了一個搭橋,一個bridge的搭橋。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信息需要通過設計提出,然后我們賦能于深化設計,進行一起合作。還包括項目合作,對一些所需要的一些節點的數據,還有安裝的數據,還有構造的數據進行一個擬合。最終的效果,左邊是建成后的效果,右邊是這個模型效果。其實對比來說是沒有什么差別的,沒有任何差別的。

  當然我們還做過非常復雜的項目,更為復雜的項目。它是一個扭轉體,這個是河南科技館,它是屬于漸開窗式的變形體,所以它是三層皮。每個角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開啟這個階段的時候,它的這些數據都是通過模型提取的。包括它的翻滾角度,但這個過程中我們 也去做過一些室內的設計方案。主要這個是可視化部分,用Rhino來做這樣的方案,跟建筑師進行溝通,包括一些構造等等。


關鍵詞: BIM技術 中裝杯 李蓓 中建深圳裝飾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勝軍]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