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北京上半年GDP降幅比一季度收窄 延續一季度以來復蘇勢頭
來源:新京報    時間:2020-07-21 10:19:39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從北京市昨日公布的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穩步回升,上半年GDP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個百分點,主要領域呈現逐步回升態勢。

全市經濟延續一季度以來復蘇勢頭,呈現“一個回升、兩個增強”態勢

  持續近半年的疫情給今年的經濟運行帶來極大不確定性,不過從北京市昨日公布的上半年主要經濟數據來看,上半年全市經濟穩步回升,上半年GDP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個百分點,主要領域呈現逐步回升態勢,就業物價形勢總體穩定,全市經濟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復蘇勢頭。這樣的表現被官方總結為“一個回升、兩個增強”,即全市經濟呈現回升態勢,優勢產業支撐下的經濟韌性與新興動能帶動的經濟活力不斷增強。

  焦點1

  上半年全市經濟呈回升態勢

  上半年,北京GDP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4個百分點;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73.3億元,下降16.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2個百分點。北京經濟呈現“一個回升”態勢,主要領域保持恢復勢頭。

  在生產領域,工業和服務業都在持續好轉。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大幅收窄11個百分點。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7.4%的正增長,而一季度是下降14.7%。在工業的39個行業大類中,有31個行業增速提高或降幅收窄。

  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8個百分點,其中信息服務業和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3%和5.7%,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近四成,成為服務業及全市經濟主要支撐。

  在需求領域,上半年新開工項目增加,已開工項目加快推進發揮了帶動作用,全市固定資產投資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6個百分點;消費方面,市場總消費額自5月份以來連續兩個月降幅收窄。

  焦點2

  互聯網消費需求旺盛 新經濟逆勢上揚

  從數據來看,高精尖產業方面,上半年全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的現價增速為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的現價增速為1.3%,這兩個增速均快于全市GDP現價增速。上半年,智能手機、顯示器、3D打印設備、集成電路和光電子器件等產品產量增長均在一成以上。

  以高精尖、信息技術為支撐發展起來的新經濟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互聯網和相關行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今年前5月,規模以上教育企業中開展線上教學的企業收入增長29%。上半年,新零售企業零售額增長超過5成。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網上零售額增長25.8%。目前,網上零售額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已經超過三成。

  北京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龐江倩表示,信息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支撐下的經濟韌性與新興動能帶動的經濟活力在不斷增強。

  焦點3

  CPI漲幅“高開低走”逐月回落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新聞發言人卞晶認為,今年上半年北京CPI同比漲幅呈現“高開低走”態勢。

  1月份受到春節效應影響,居民消費價格集中釋放,CPI同比上漲4.5%。2月份,節日效應消退,但疫情形勢嚴峻,CPI同比上漲3.6%。3月份起,隨著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保供穩價”措施落地見效,CPI漲幅開始逐漸回落,6月份回落至1.4%。

  環比漲幅也顯示了這樣的趨勢,CPI環比指數在3月份實現“由升轉降”,至6月,已連續4個月處于環比下降區間。

  食品仍然是帶動CPI“高開低走”的主要因素。卞晶表示,疫情期間,北京采取“保供穩價”一系列措施,加大鮮菜、豬肉等的調運力度,同時加強市場的監管,保證百姓生活不受影響。隨著措施逐步顯效,北京食品價格同比漲幅也從1月份的13%持續回落至5月份的3.4%。

  6月份,新發地批發市場發生聚集性疫情,致使北京部分生鮮食品出現了短時的供應緊張,不過,隨著保供穩價工作力度加大,6月下旬蔬菜等生鮮食品價格較快上漲勢頭已經得到有效控制。

  卞晶認為,綜合多方面的因素判斷,下階段北京居民消費價格有望繼續保持平穩運行態勢。

  焦點4

  城鎮就業人口比連續4個月回升

  卞晶分析了上半年北京整體就業趨勢,新冠肺炎疫情與春節因素疊加使得2月份北京就業市場活躍度減弱,就業人口比下降。3月份成為關鍵轉折點,隨著復工復產加快推進,3月份以來全市城鎮就業活躍度提升,城鎮就業人口比已連續4個月持續回升,就業形勢有所好轉。

  二季度,北京全市城鎮調查失業率4.8%,低于全國6月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也低于31個大城市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城鎮就業人口比逐步回升至與去年同期基本相當水平。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得益于北京出臺的一系列援企穩崗措施。比如,截至5月20日,全市已認定3.6萬家企業享受以訓穩崗培訓補貼和臨時性崗位補貼,惠及職工36萬余人;截至7月上旬,北京市已為企業階段性減免社保費511億元,6月份城鎮就業人員中,企業吸納就業人口占比超過7成,企業作為“就業海綿”的功能保持穩定。

  此外,北京市還出臺了金融財稅支持措施和保障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群就業措施。

  卞晶認為,總體來看,北京就業市場穩中長期向好的基本態勢不會改變,預計三季度城鎮調查失業率較二季度將有所回落。

  ■ 解讀

  下半年北京經濟壓力和動力并存

  北京市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龐江倩表示,從下半年發展趨勢來看,壓力和動力并存。

  從壓力來看,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海外疫情仍然在持續,不確定性和面臨的風險挑戰也在增加,加大了世界經濟下行的風險和國內經濟發展的困難。

  從動力來看,一方面,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產復商復市在加快推進,經濟運行呈現恢復性增長和穩步復蘇態勢。另一方面,北京經濟自身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主要領域持續恢復,就業價格形勢基本穩定,同時新興動能也在加快成長,研發創新保持活躍,經濟發展的韌性和內生動力在進一步增強。

  同時,今年6月,北京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幫助企業進一步恢復生產經營,促進新動能成長。

  綜合來看,下半年全市經濟復蘇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我們有信心有條件實現全年經濟的平穩健康發展。

  新經濟支撐經濟復蘇“水到渠成”

  北京上半年經濟延續復蘇態勢,其中新經濟貢獻不小。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對于新經濟在疫情期間“逆勢上揚”并不感到意外。

  作為北京市政府專家咨委會委員,李國平長期關注北京發展。他認為,新經濟在疫情期間對北京經濟社會復蘇起到支撐作用得益于北京長期以來發展“高精尖”,推進動能轉換所打下的基礎,是“水到渠成”的。

  “北京一直以來都對新經濟非常重視,并且很早就開始了這樣的轉型,在逐步退出傳統產業的同時,部署發展高精尖產業,這為新經濟發展打下了基礎。”李國平認為,得益于這樣的安排,北京新經濟發展在全國處于領先位置,這是北京的優勢所在。

  疫情期間,面對面的、接觸式的商業受阻,更催生了對新經濟的需求。在線教育、居家辦公、網上零售、遠程會議等勃興,北京自然迅速轉向由信息技術拉動的新經濟。

  隨著北京應急響應等級下調至三級,人員流動進一步增加,“面對面”機會增多是否會抑制新經濟的發展?

  “毋庸諱言,新經濟一定是未來發展趨勢。”李國平認為,即使沒有疫情,新經濟也會不斷發展,并且在經濟中的份額會不斷增加。

  新經濟本身成本較低、可跨越空間限制等優勢在未來會被繼續需要,與傳統經濟互為補充。“二者形成合力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既定目標,僅靠新經濟也是不行的。”李國平說。


關鍵詞: 北京 GDP 復蘇 北京GDP
分享到:
[責任編輯:盧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