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消費內需二季度將啟 新基建新消費將是中國經濟韌性所在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0-04-13 10:48:32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明確指出,“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么了不起”。這是自政治局會議強調有能力實現小康社會目標以來首次提及增速目標。

    國家統計局將于4月17日發布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GDP增速、工業、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將亮相。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目前在全球蔓延、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金融市場劇烈動蕩給經濟運行帶來了重大影響,中國經濟也面臨較大壓力,一季度GDP增速或現下滑。

    事實上,高層對經濟增速的目標一直在淡化。3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曾明確指出,“只要今年就業穩住了,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沒什么了不起”。這是自政治局會議強調有能力實現小康社會目標以來首次提及增速目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自黨的十九大正式提出“高質量發展”以來,中國已經在著力淡化對于速度和規模的追求,體現新發展理念、反映高質量發展的綜合性指標體系應當是全國上下、各級政府部門的指揮棒,而不是單一的所謂速度指標。

    一季度GDP增速或下滑

    4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結果顯示,有23位經濟學家對一季度GDP增速進行了預測,他們均認為,疫情及停產限工等防疫措施短期內對經濟的影響非常顯著,一季度GDP增速預測均值降至-6.48%。

    但當前中國經濟的供給能力正在迅速恢復,規模以上企業開工率達到99%,中小企業復工率也達到了70%以上。3月份以來,工業、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從先行指標來看,3月份制造業PMI為52%,比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3%,比上月回升22.7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月官方制造業PMI大幅回升,其中,生產指數回升23.5個百分點至54.1%,采購量回升23.4個百分點至52.7%,均反彈至榮枯線以上,意味著一半以上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比上月有所改善,但并不意味著經濟明顯回暖。綜合來看,預計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由1~2月的-25.9%回升至-6.0%。

    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結果顯示,3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6.76%,較統計局公布的1~2月值(-13.5%)上升6.74個百分點。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則表示,3月復工復產進度明顯加快,從電廠耗煤量看,3月前三周環比改善明顯,鋼鐵產能利用率已回升至去年同期水平。預計3月工業同比增長3.2%。

    投資方面,郭曉蓓預計,1~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由-24.5%回升至-13%,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由-16.3%回升至-12%。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復工復產加快推進,以及2月以來的投資支持措施發揮作用,1~3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顯著反彈,但尚難以實現正增長。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參與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時表示,3月中下旬螺紋鋼庫存、水泥庫存開始去化,反映建筑活動開始有明顯的恢復。根據百年建筑網發布的調研數據,到3月16日,項目實際復工率為74.5%,勞務到位率為63.9%。因此,3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可能回升,但繼續負增長。

    消費方面,郭曉蓓表示,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速有望明顯反彈。一方面,消費需求有望得到回補和釋放。據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2月最后一周及3月第一、二、三周汽車零售分別同比下降61%、50%、44%和40%,顯示車市零售平穩改善。另一方面,國家加大對穩消費支持力度,強化消費的“壓艙石”作用。中央各部門及各地方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消費舉措,以擴大居民消費、合理增加公共消費、啟動實體商店消費、保持線上新型消費熱度不減。綜合考慮,預計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5.5%,較1~2月回升15個百分點。

    疫情短期沖擊、總體可控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撰文表示,這次疫情沖擊的廣度和深度是超預期的,但從主要指標變化的性質及走勢看,疫情沖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的,而且部分影響反映了抗擊疫情需要付出的代價,無需放大其負面影響。

    盛來運強調,疫情沒有傷及中國經濟的“筋骨”,不改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勢頭也將更為明顯和強勁。

    疫情期間,新經濟新動能較快成長,轉型升級步伐不停。雖然疫情對傳統消費和產業造成了較大沖擊,但線上消費和智能經濟爆發式增長,對沖了部分負面影響,為經濟高質量發展開拓了新空間。

    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233億元,同比增長3%;2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27.7億件,同比增長0.2%。一些產品逆勢增長,生鮮電商、遠程醫療、在線教育、線上辦公等新模式、新服務快速擴張。1~2月份,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3.8%;智能手表、智能手環、半導體分立器件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19.7%、45.1%和31.4%。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展現出強大潛力和良好發展勢頭。

    中國銀行研究院院長陳衛東在參與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時表示,展望二季度,由于存在疫情“倒灌”的風險,中國經濟繼續面臨多重壓力,但預計二季度GDP將恢復正增長至3%左右。中國經濟正在遭受史無前例的結構性因素(新舊動能轉換、全球產業鏈與價值鏈重構)和周期性因素(疫情全球蔓延、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和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多重夾擊。建議特殊時期特殊應對,宏觀政策應果斷出重拳做出調整,把穩定就業、扶助中小企業、保障民生放在優先位置。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也認為,二季度我國經濟會出現3%左右的反彈,如果全球疫情在上半年基本得到控制,中國全年經濟增速預計在2.5%左右。應對疫情沖擊應主要依靠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擴大支出支持企業、居民和部分地方政府渡過難關,發行消費券或直接現價補助,穩定消費。擴大教育支出,擴大中招和升專、專升本延遲就業。增加企業穩崗補貼,穩定就業。穩定投資,增加公租房和廉住房建設。

    內需政策極為關鍵

    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韌性強、回旋余力大。在今后一段時間,新基建與新消費將是中國經濟的潛力和韌性所在。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撰文分析,展望二季度以后的中國經濟,最有希望啟動的是消費內需。前兩個月的必選消費保持穩定,但可選消費大幅下滑,原因是疫情導致的居家限足,而在二季度以后隨著經濟生活恢復正常,擱置的可選消費有望逐漸釋放。政府通過對汽車和家電消費進行專項減稅和補貼,可以促進二季度以后的消費增速回升到10%左右的水平,實現全年5%左右的消費增長。

    京東數科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參與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調研時表示,當前的政策重點無疑應放在穩就業等方面,關鍵仍是中小企業;就應對外部沖擊而言,必須要依靠強大的國內市場,內需政策極為關鍵,積極財政與穩健偏寬松貨幣的組合需要保持力度,為消費券、新基建等政策實施提供保證。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撰文稱,本輪財政刺激將淡化經濟增速目標,強化民生與就業目標。在財政政策“組合拳”中,擴容專項債、發行特別國債料將成為主力軍,提高財政赤字率將發揮輔助作用,三者預計將分別提供約1.8萬億、1萬億和7000億元的增量資金。

    貨幣政策方面,通過央行此前一系列舉措,3月金融數據全面向好,為經濟修復提供了支撐。數據顯示,3月末,M2(廣義貨幣)增速大幅反彈至10.1%;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1.5%;3月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2.85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貨幣政策將繼續在調降政策理論和降準兩個方向發力。考慮到當前仍然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以支撐中小企業保持復工復產進度,預計本月LPR可能進行15~20BP(基點)的調降,年內LPR調整幅度可能達到50BP。出于提前預防未來全球二次需求沖擊的考慮,有必要針對中小企業進行1~2次定向降準以加大融資支持力度。同時,考慮到貨幣財政政策的協同效應,為配合專項債以及特別國債的發行,月內央行仍有概率進行全面降準,進一步營造寬松利率和流動性環境。


關鍵詞: 內需 新基建
分享到:
[責任編輯:李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