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改革開放40年,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的巨變
可以說,在中國,建筑裝飾行業正是在改革開放中得以開創的,尤其是近幾年,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和各項政策紅利,行業發展的腳步愈發穩健。中國舉辦了多次重大主場外交活動,人們在關注與會國家之間溝通交流、議論各國政要友好互動之余,各大會場及建筑藝術空間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設相輔相成,為國際工程承包創造出大量需求,而基建項目投資的增加,同樣為屬于基建項目末端產業鏈的建筑裝飾行業帶來積極的影響。
改革開放政策推開了一扇中國與外界交往的大門,中國工程建設者試圖通過融合了文化、歷史、人文等多樣化中國元素的古典中式建筑讓外界更深入了解中國。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思想的確立,更加鼓舞了這群勇立時代潮頭的奮斗者“走出去,引進來”,讓先進理念與技術引導并重塑行業。
一、改革開放40年,建筑裝飾行業的大事記
1978年10月20日,鄧小平在北京視察前三門高層住宅建筑時首次就建筑裝飾做出了指示:“要注意內部裝修美觀,多采用新型輕質建筑材料,降低房屋造價。”
1981 年中國第一家專業建筑裝飾企業“深圳海外裝飾工程公司”在深圳成立。
1984年,中國建筑裝飾協會正式成立。
1986年3月18日,原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發出《關于有計劃地組建建筑裝飾公司的通知》,要求各地組建一批裝飾專業公司。
1989年,以公共建筑裝飾裝修為主的建筑裝飾行業,得到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建設部(現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企業資質”為代表的市場準入行政許可制度的認可。
1990年11月,建設部頒布了《建筑工程裝飾設計單位資格分級標準》,明確建筑裝飾業的行業規范。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一大批建筑裝飾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起,中國建筑裝飾行業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并被注入無限活力,進入發展的“快跑時代”。
1996年,原建設部頒布《建筑幕墻工程施工企業資質等級標準》(建建[1996]608號),幕墻企業從建筑裝飾企業中單列出來,建筑幕墻行業被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所認可,自此正式形成。
1997年,原建設部頒布《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建建[1997]92號),家裝企業從建筑裝飾企業中自成體系,家裝行業被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所承認,自此正式形成。
1998年,家庭裝修風生水起,建材市場在中國各大城市應運而生。瑞典的宜家家居、英國的百安居、法國的樂華梅蘭、德國的歐倍德等世界建材零售商紛紛進入中國市場,爭奪市場份額。
2001年4月3日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裝修裝飾業為:E05。
2002年5月10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準了國家統計局根據聯合國《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第三版(ISIC/Rev.3)修訂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建筑業劃分為: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建筑安裝業、建筑裝飾業(E門類、49大類、490中類、4900小類)、其他建筑業四大行業
2005年3月25日的《上市公司分類與代碼》(JR/T 0020-2004),建筑裝飾行業為:E20。
2006年11月20日,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中國首家成功上市的建筑裝飾企業。隨后,亞廈、廣田、洪濤、瑞和也相繼上市。5家建筑裝飾行業上市公司2012年的營業收入高達342.92億元。
2006年12月5日《既有建筑幕墻安全維護管理辦法》(建質[2006]291號)、、2015年3月4日住建部與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玻璃幕墻安全防護工作的通知》(建標[2015]38號)等。
2007年4月16日《關于加強既有建筑裝修、改擴建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通知》(建安辦函[2007]4號)。
2012年開始逐漸形成了大城市老舊住房的樓頂平改坡、外墻保溫、金屬門窗置換等社區改造性專業裝飾市場。
2015年10月27日,中國證監會《2015年三季度上市公司行業分類結果》中數據及其公開信息顯示:建筑業(E)共79家,其中,E47房屋建筑業1家、E48土木工程建筑業52家、E50建筑裝飾(16)和其他建筑業(10家),建筑裝飾企業占總數的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