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沸沸揚揚的水泥、砂石和混凝土漲價消息大家想必都不陌生:
水泥情況:多省市停限產
《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8-2020)》提出,實行去產能與節能減排量雙控制目標,三年內壓減熟料產能3927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540家,水泥產能平均利用率達到70%,水泥產能集中度達到60%。2018年,全國范圍內完成壓減熟料產能13580萬噸,關閉水泥粉磨站企業210家。
積極響應行動計劃,各省市紛紛采取措施:
河北省建材協會決定全省水泥熟料企業自8月10日0時起至8月20日0時實施停窯限產,共10天。
江蘇省南京市提出在7月29日至8月7日期間限產、停產重點廢氣排放企業。其中水泥、鑄造行業停產。
河南省自6月1日起分四個時段跨十個月共停150余天(含采暖季錯峰生產),水泥行業(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粉磨工序和承擔協同處置城市垃圾的生產線)實施全年錯峰生產,按照“開兩停一”原則,共分四個時段實施停產:第一時段:6月1日至30日;第二時段:9月1日至30日;第三時段:12月1日至次年1月31日(承擔危險廢物處置的生產線12月停產);第四時段:2019年3月1日至3月31日。
陜西省明確陜西關中地區在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對水泥等重點行業企業(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實施錯峰限產。在冬防期間(11月15日至來年3月15日),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等建材行業全部實施停產,水泥粉磨站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實施停產。
此外,據了解,近兩個月以來江蘇、山西、山東、唐山、重慶等地區也陸續發布了停限產通知。
砂石情況:多省市無砂可供
自2018年6月20日起,水利部發布《關于開展全國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6個月的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要求7月31日前各地各有關單位完成調查摸底,10月31日前完成執法打擊和集中整治,7月—12月,水利部將組織開展督導檢查、重點抽查。集中整治后,各地持續建立完善河湖采砂管理長效機制。
水利部定于自2018年7月20日起,用1年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對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河湖管理保護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清理整治行動(簡稱“清四亂”專項行動)。
政策同樣波及到了各省市的砂石價格要漲瘋了!
湖南:部分區域河砂突破220元/噸。
湖北:共取締各類碼頭1103個,生產性泊位僅剩500余個,規范的專用砂石泊位急缺,砂石價格暴漲。
江西:南昌無砂可供,農村居民建房用砂每戶不得超過150噸并要預約,15噸以內的零星裝修用砂要到村委會開證明。
河南:鄭州市鄭東新區河砂價格暴漲至170元/噸,石子120元/噸;周口市河砂價格暴漲至200元/噸;駐馬店市建筑用砂價格超過200元/噸;洛陽砌筑砂漿不低于300元/噸。
河北:7月1日至8月15日禁止任何河道采砂行為!唐山超60家砂石企業停產。
深圳:水泥及制品協會警告,深圳市砂、石價格再次上漲,漲幅分別達到20元/噸和15元/噸以上。
安徽:投資幾百上千萬的砂石碼頭忍痛拆除。
云南:昆明砂石資源急缺,山砂價格上漲15元/噸,石子價格上漲3元/噸。
甘肅:關閉、拆除采砂場220家,投資1500多萬元治理河道。
重慶:主城區河道砂石禁采,天然砂上漲一倍多。
上海:砂石緊張,上海要求建筑用砂石必須備案。
江蘇:南京砂石漲價,價格已達140元/噸左右,石子價格112-115元/噸左右。
混凝土情況:暴漲至640元每方
自2018年7月15日零時起,所有標號混凝土結算價格以C30為例:質保價520元每方,上浮一個標號價格上浮15元,下浮一個標號,下降10元。另使用河砂的混凝土結算價格為640元每方!
與此同時,廣東地區砂石緊缺,甚至出現斷供,廣州、深圳混凝土協會相繼發出提示函,提示各混凝土企業提前采取應對措施,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
面對如此兇猛的漲價潮,最慘的莫過于建企了。
建企如何面對
在工程領域,大家都知道,為了防止因材料價格的漲幅過大,有材料調差這一應對辦法。
材料調差:是指在可調材料價格合同中規定,在施工期間,由于非施工單位原因,材料價格增長超出允許的范圍內。在結算時,可以調整材料的差價。
漲價潮已經壓的人喘不過來氣了,停工令又開始放大招。去年10月到今年3月的“京津冀停工潮”還歷歷在目,多少在建項目因此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