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住建部印發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在行業內引起了重大反響,這一發文可以說是明確了今后五年建筑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大家對于文件應該不陌生,但今天小編為大家系統地總結一下,讀懂了此文便讀懂了建筑業的未來!
八大方向
一、深化建筑業體制機制改革
承(發)包改革
縮小并嚴格界定必須進行招標的工程建設項目范圍,放寬有關規模標準。
(2018年3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必須招標的工程項目規定》,自6月1日起實施。必招工程金額大幅提高:
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由200萬提高到400萬;
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由100萬提高到200萬;
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由50萬提高到100萬。
民間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試行由建設單位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近日國辦正式頒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的通知》(國辦發〔2018〕33號),明確要求:將審批時間壓減一半以上:
取消施工合同備案、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等事項。社會投資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設單位可以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將消防設計審核、人防設計審查等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相關部門不再進行技術審查。
簡化招標投標程序,推進招標投標交易全過程電子化。
推行提供履約擔保基礎上的最低價中標,制約惡意低價中標行為。
(2018年7月6日,住建部官網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實施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采用最低價中標的工程實行高額履約擔保;建設單位拖欠工程款及到期未退還保證金等情況也都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可以說大大保障了施工企業的利益。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鼓勵以技術專長、制造裝配一體化、工序工種為基礎的專業分包,促進基于專業能力的小微企業發展。
鼓勵工程咨詢
引導有能力的企業開展覆蓋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體化項目管理咨詢服務。
二、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
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
鼓勵企業進行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
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住宅。
推進BIM技術
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維圖形平臺的國產BIM 軟件的研發和推廣使用。
三、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
綠色建筑
政府投資辦公建筑、學校、醫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要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有條件地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推進全裝修
制定新建建筑全裝修交付的鼓勵政策,提高新建住宅全裝修成品交付比例。
四、發展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建筑用工改革
鼓勵建筑業企業培養和吸收一定數量自有技術工人。
支持勞務班組成立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鼓勵現有專業企業做專做精。
推行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基本建立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
打擊拖欠
全面落實建筑工人勞動合同制度;
加大對拖欠工資行為的打擊力度;
大力推進建筑施工單位參加工傷保險。
五、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
資質改革
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
加快修訂企業資質標準和管理規定,簡化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
個人執業
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優化建設領域個人執業資格設置;
加大執業責任追究力度,嚴厲打擊出租出借證書行為。
有序發展個人執業事務所,推動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打破市場壁壘
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各地區、各行業在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外對企業設置的不合理準入條件,嚴禁擅自設立或變相設立審批、備案事項。
(2018年3月住建部辦公廳下發《關于開展建筑企業跨省承攬業務監督管理專項檢查的通知》。重點檢查:
(一)擅自設置任何審批、備案事項,或者告知條件;
(二)收取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任何費用或保證金等;
(三)要求外地企業在本地區注冊設立獨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四)強制扣押外地企業和人員的相關證照資料;
(五)要求外地企業注冊所在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或其上級主管部門出具相關證明;
(六)將資質資格等級作為外地企業進入本地區承攬業務的條件;
(七)以本地區承攬工程業績、本地區獲獎情況作為企業進入本地市場條件;
(八)要求企業法定代表人到場辦理入省(市)手續;
(九)其他妨礙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的行為。
工程造價改革
改革工程造價企業資質管理,完善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
統一工程計價規則,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體系。
建立工程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
積極開展推動綠色建筑、建筑產業現代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各項新型工程計價依據的編制。
建設誠信體系
完善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實現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共享交換。
建立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全面公開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
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信用評價。
六、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工程質量安全
嚴格執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書面承諾制、永久性標牌制、質量信息檔案等制度。
加大在企業資質、人員資格、限制從業等方面的處罰力度,強化責任追究。
強化施工安全
加快建設建筑施工安全監管信息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七、促進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
為企業減負
全面完成建筑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加強調查研究和跟蹤分析,更對精彩內容請微信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建筑業那點事兒”,完善相關政策,保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逐步推行工程款支付擔保、預付款擔保、履約擔保、維修金擔保等制度。
鼓勵創新
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專利和專有技術及產品,形成完備的科研開發和技術運用體系。
八、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鼓勵聯合體
鼓勵中央企業和地方企業合作,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合作,共同有序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