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
2017中國人均GDP超8800美元 2022年望進入高收入國家
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是2011年以來經濟增速首次回升。國家統計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盛來運認為,2017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邁上新臺階。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動能成長實現新突破,生態環保力度加大。2018年,我國經濟有條件有能力延續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1/119271.html
知識產權審判改革意見下發 科技創新迎更大力度保障
《意見》提出,不斷深化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樹立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理念,優化科技創新法治環境,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建設知識產權強國、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1/119274.html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 這些關鍵詞傳遞投資新思路
打好“三大攻堅戰”是今年地方兩會普遍強調的內容。扶貧、環保的相關工作安排在2017 年已經是重點,但在2018 年比重又進一步上升。污染防治的政策面還將對中觀、微觀產業層面產生深刻影響,扶貧攻堅進一步發力,而地方將更加嚴格地貫徹落實中央金融風險防控的政策思路。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1/119275.html
養老保險基金還能撐多久?累計結余可以支付17.3個月
一增一降的兩條曲線,反映出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矛盾。財政部社會保障司巡視員符金陵曾表示,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的最大問題之一是可持續性,近幾年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增幅明顯低于基金支出增幅。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推進,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矛盾或將更加突出。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2/119292.html
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世紀工程:北京新機場如何助力雄安發展?
北京新機場是全國人民關注、舉世矚目的國家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中對新機場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強調:北京新機場是國家發展一個新的動力源,要打造成為“精品工程、樣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潔工程”。在新機場建設中如何體現最高工程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習總書記打造“四個工程”的要求落到實處。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2/119293.html
去年36項指標圓滿實現 今年兩會關注這些領域改革
展望2018年,中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長效果更加側重補足民生短板、促進分配公平和提升社會保障,改革開放挺進新縱深,國企混改、金融市場改革等有望實現關鍵突破。而一系列改革的頂層設計,有望在全國兩會召開期間,逐一揭曉。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2/119296.html
百名企業家兩會調查:企業家群體對新時代有四大期盼
隨著反腐的深入,一些地方因噎廢食,出現了不做事不犯錯的懶政現象。企業家們期盼,到了改革的下半場,政府部門能堅持以服務為導向,創新監管方式,不僅做到“親”與“清”,還能做到“勤”。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302/11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