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
14城GDP之和超全國1/4 中心城市引領作用日益凸顯
隨著無錫和長沙的加入,GDP萬億俱樂部城市的數量已增至14個。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統計,2017年,這14個城市的GDP之和將有望達到24萬億元,占全國GDP比重約達28%。從這14城的區位來看,有13個分布在五大國家級城市群。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5/118556.html
人民日報海外版:別過度解讀 樓市調控不會“拉抽屜”
蘭州樓市的過熱主要集中在市區,一些郊區及偏遠地區的新房庫存則較高,對相關區域變“限購”為“限售”,既去庫存也防范炒房,具有積極意義。中泰證券則分析認為,定向放松限購是部分土地財政依賴程度較高或人才流出壓力較大的二線城市引進人才、維持樓市平穩運行的手段。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5/118553.html
多地啟動新一輪減稅降費政策 繼續減輕企業稅收負擔
廣東2017年累計為企業減負超過2600億元,其中落實降低制造業企業成本“粵十條”財稅政策措施,新增減負600億元。2018年廣東省將繼續加大力度支持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不僅將切實抓好已定的政策措施落實,還將研究提出新的降成本措施,大力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支持制造業優化升級。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5/118557.html
養老金入市規模達到5300億 多元化資產配置成方向
據了解,目前我國養老金投資面臨的突出問題是:一方面既希望養老金投資回報率盡可能高,另一方面又希望投資過程中養老金的風險系數盡可能的小。但現實往往是高風險資產和高收益資產相對應,低風險資產與低收益資產相對應。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5/118558.html
多地調減經濟數據: 擺脫“速度情結” 追求高質量發展
1月11日,據“天津廣播”官方微博消息,正在召開的天津濱海新區地方兩會上,在更改統計口徑(注冊地改為在地)、擠掉水分后,濱海新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調整為6654億元。相較此前公布的2016年新區上萬億的GDP規模,大致縮水約33%。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6/118585.html
人民幣匯率大漲創兩年新高 國際化進程提速已鋪好路
在美銀美林匯市策略師Myria Kyriacou看來,1月15日人民幣匯率連續突破6.45、6.44、6.43、6.42四大整數關口,一方面由于美元指數盤中創下2015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90.27;另一方面,市場對美聯儲鷹派加息未能提振美元倍感失望,大量資本重返新興市場國家,加劇了人民幣漲幅。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6/118587.html
建筑業新“風口”的裝配式建筑業 能否掙脫政策懷抱?
近年來,裝配式建筑被視為建筑業的新“風口”。在官方敘事中,這種新型建筑模式將帶來一場建筑業革命。時常見諸報端的宣傳則是,像搭積木一樣蓋房子,省工、省時、節能、減耗。然而,現階段,裝配式建筑業有著很強的由政策催生、靠政策維系的特點。構建完善的產業體系,成為其未來發展的關鍵節點。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6/118589.html
2017年中國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GDP總量料破80萬億
目前,部分2017年指標數據已經披露。數據顯示,前10月城鎮新增就業1191萬人,提前完成全年就業目標;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為2.0%,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進出口總值增長14.2%,扭轉了此前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中央企業實現利潤首次突破1.4萬億元,增長15.2%,經濟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為五年來最好水平。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8/118662.html
住房租賃模式上海樣本:市場新階段的運營與贏利博弈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從世界主要國家大城市實踐看,租賃居住是解決住房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上海作為超大城市,更需要適應常住人口住房多樣化需求,進一步發展規范有序的住房租賃市場,使廣大市民能通過租房安居樂業。
http://www.w9nmc.cn/html/ds/20180118/11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