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革舊圖新的一年,雄安新區、共有產權房等詞匯一夕之間家喻戶曉。
2017年也是繼往開來的一年,“一帶一路”、PPP項目這些概念在這一年得到進一步深化。
2017年還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魯班獎三十周年,魯布革三十周年,傳承與發揚成了熱門話題。
2017年,我國建筑行業穩定而矯健的步伐讓世界震撼。
01
雄安新區建設啟動千年大計
眾建企逐鹿雄安
回顧: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雄安新區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通暢、生態環境優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現有開發程度較低,發展空間充裕,具備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的基本條件。
雄安新區成立的幾個月內,已有上百家建筑企業進駐。9月,臨時辦公區破土動工;12月,市民中心奠基儀式啟動,一場大規模的新區建設已經緩緩拉開帷幕。
解讀:設立雄安新區,對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間結構,培育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雄安新區將會以裝配式建筑為主,規劃建設中勢必還會體現出更多科技創新,節能環保的相關概念。所以新區建設對建筑企業而言,既是機遇,也是考驗。
02
乘“一帶一路”東風出海
海外市場份額穩步攀升
回顧: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逐步推進,中國建筑企業在海外的市場份額穩步攀升。2017 年前三季度,我國在“一帶一路”沿線 61 個國家新簽合同額 967.2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 57.5%,同比增長 29.7%。
4月,由中國中鐵、中國電建共同參與的中印尼高鐵承包商聯合體,與項目方簽署印尼雅萬高鐵項目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約為47億美元。
5月,中國交建與馬來西亞鐵路銜接有限公司簽署了馬來西亞東部沿海鐵路工程設計施工總承包(二期)商務合同,合同金額約為90億馬來西亞幣,折合人民幣約為142億元。
7月,中國建筑中標印度尼西亞美加達衛星新城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2300萬平方米,中標金額為1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近700億元。
解讀: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已開始進入對外投資拉開大規模發展的階段。主動實施“走出去”的對外投資戰略,是中國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必然的戰略選擇和重要標志。趨于成熟穩定的國內大型施工企業要謀求做大做強,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必須“走出去”,尋找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03
回歸住房居住屬性
房地產調控持續推進
回顧: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今年以來,住房領域實施了不少新制度。除了近些年一直延續的各種行政調控手段之外,國家還加大了對住房租賃的支持力度,多地出臺支持住房租賃發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方都在往租購并舉住房制度的方向積極探索,一些有益探索有望成為未來改革的新方向。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支持北京、上海兩地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旨在加快解決住房困難家庭的基本住房問題。
解讀: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全國各地出臺樓市相關政策已經接近180次,力度和廣度都遠遠超過此前任何一年。在頻繁、堅決的調控政策背后,中國樓市的走向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曾經被看做是最賺錢的投資品,房子正在回歸“是用來住的”屬性。
隨著租購并舉、租售同權、共有產權、限售等政策的漸次落地,可以預期,政府將長期重點關注住房供應管理,建立層次分明的住房體系,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構建良好的環境。
04
重大工程項目加快推進
進一步促進經濟增長
回顧:2017年,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又啟動了一批重大工程,這些工程或關乎全局性戰略,或關乎民生福祉。
12月10日,全球最大單體自動化智能碼頭和全球綜合自動化程度最高的碼頭——洋山港四期碼頭正式開港。
7月7日,世界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一橋飛架粵港澳三地。
7月15日,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長的高速公路——京新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8月18日北京第一高樓“中國尊”順利實現結構封頂,建筑總高528米。
6月19日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的頂部高度逾500米。
解讀:2017年,中國建筑企業憑借先進的施工技術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又打造出了一批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全國共投資數十萬億,包括機場,鐵路,公路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又上新臺階,超高層建筑又上新高度。一個個刷新著世界紀錄的超級工程,不僅彰顯了我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實力,也體現了黨和政府提升民生質量的決心。
05
工程建設模式發生深刻變革
PPP項目發展迎來井噴期
回顧:在國家的大力推廣之下,2017年眾多PPP項目落地實施。財政部PPP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末,全國入庫項目合計14220個,累計投資額17.8萬億元,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兵團和19個行業領域,其中相當大一部分是百億級項目。
3月7日,成都市建委與中國電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工程,該工程以PPP建設模式實施,預估初始投資總額約人民幣347億元。
10月26日,臺州市域鐵路S1線一期PPP項目舉行合同簽約儀式。這是國內首條采用PPP模式并落地的市域鐵路項目,中國中車集團公司聯合體將承建此市域鐵路。該工程全長52.396km,總投資228億元。
解讀: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以競爭擇優選擇包括民營和國有企業在內的社會資本,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并依據績效評價給予合理回報,是轉變政府職能、激發市場活力、打造經濟新增長點的重要改革舉措。
但由于我國PPP項目發展過快,也存在著包括支出責任“固化”、 支出上限“虛化”、運營內容“淡化”、 適用范圍“泛化”在內的不規范問題。隨著PPP項目的經驗積累和政府指導意見的出臺,這些問題也在不斷地得到改善和解決。
06
建筑企業并購規模升級
提升中國建企國際影響力
回顧: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對企業轉型升級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一部分跟不上時代腳步的中小企業,甚至是大型企業也難逃被吞食的命運。同時,還有一部分“走出去”且腳步越來越快的企業,已經開始并購海外企業,開始了全球化布局。特別是2017年,幾起中國企業并購國外行業巨頭的案例,見證了中國企業不容小覷的發展實力。
10月,中國交建發布公告稱,旗下中交國際在多倫多正式簽署了收購加拿大上市公司AeconGroupInc100%股權購買協議。
4月,江山化工晚間發布公告,公司擬以8.14元/股發行股份購買浙江交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99.99%股權,合計作價53.01億元。
解讀:一系列的大規模并購,將有利于企業整合資源,開拓市場,完善整個產業鏈。縱向并購可以讓企業獲取更加穩定、優質、低成本的上游資源;橫向并購可以讓企業優化在全國乃至全球的生產和銷售布局,拓展更多的市場業務。用并購提升公司價值,讓公司業績保持穩定的增長。
07
裝配式建筑加快推進
確定“2020時間表”
回顧: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部出臺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相關政策文件。3月,住建部確定2020年裝配式建筑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
根據住建部提供的最新統計數據,2017年前10月,全國已落實新建裝配式建筑項目約1.27億平方米,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為4.9%。
11月,住建部認定了30個城市和195家企業為我國第一批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產業基地。
解讀: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發展裝配式建筑是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按照適用、經濟、安全、綠色、美觀要求推動建造方式創新的重要體現,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特別是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意義重大。
08
福布斯上市公司榜單公布
中國建筑企業領跑全球同行
回顧:5月24日,《福布斯》網站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上市公司2000強”榜單。
該榜單是根據企業的營收、利潤、資產和市值這四大指標評出的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實力的上市公司。榜單基于綜合評分,對上述四項指標分配了同等的權重。
全球共58家建筑服務業上市公司進入了2000強,中國的公司數量最多,達到15家。
就營業額而言,中國有7家上市公司排名全球建筑行業上市公司10強。中國建筑以1408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蟬聯了冠軍,排名第二至第四的分別是中國中鐵、中國鐵建和中國交建。
從利潤看,中國建筑無論規模還是盈利,均排在全球首位,利潤達到49億美元,遠遠高于其他企業。
從資產值來看,仍然是中國一家獨大,建筑公司資產值10強中來自中國的公司有8家。
解讀: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讓中國的基礎建設投資同樣保持著相對較高的增長速度,這也給中國的建筑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同時,借“一帶一路”發展政策的東風,“中國高度”“中國標準”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福布斯榜單正是對努力拼搏中的中國建筑企業最客觀的評價。
09
工資保證金制度進一步完善
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疾
回顧:為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以下簡稱“工資保證金”)制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牽頭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人民銀行于7月7日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的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全面實行工資保證金制度,實現所有在建工程項目全覆蓋。
同一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還印發了《治欠保支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目標是以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欠薪問題為重點,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健全源頭預防、動態監管、失信懲戒相結合的制度保障體系,用三年左右時間,形成制度完備、責任落實、監管有力的治理格局,實現被欠薪農民工比重逐年下降,力爭到2020年實現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
解讀: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推行工資保證金制度,可以有效預防和解決農民工欠薪問題,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10
魯布革工程管理經驗推廣三十年
施工管理體制改革開啟新篇
回顧:9月24日-25日,“紀念國務院推廣魯布革工程管理經驗30周年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峰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大會的主題是“從魯布革走向世界——建筑業發展新動能與PPP模式實踐探索”。
大會還對中國國際杰出項目經理、突出貢獻項目經理及“2016—2017年度創農民工業校示范項目部”等個人和單位進行了通報表揚,并公布了“2016年度全國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成果”名單。
解讀:30年前,中國水電建設第一個世界銀行貸款項目——魯布革水電站工程的成功經驗震撼了困囿于計劃經濟的國內建筑業。1987年國務院五部委提出,在建筑業企業中全面推廣“魯布革”工程管理經驗,深化施工管理體制改革,揭開了中國建筑業改革發展的序幕。由此,以“項目法施工”為突破口到工程項目管理的組織方式,推動了我國建筑業生產方式變革和建設工程管理體制的深層次改革,使我國建筑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巨變,創造了建筑業輝煌的歷史新篇章。
11
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削減
為建筑企業發展減負
回顧:此前,在工程建設領域,過多過繁的保證金讓建筑企業倍感壓力。為給建筑企業減負,住建部全面清理各類保證金,轉變保證金繳納方式。住建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修訂后的《建設工程質量保證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已于7月開始施行。本次修訂主要對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進行了修改,即將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由5%降為3%。
《辦法》修訂后各地已開始積極執行,如天津市建委即發布了《關于調整招標文件備案中工程質量保證金條款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自2017年7月1日起備案的招標文件均按照保證金預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價款結算總額的3%處理。
解讀:工程質量保證金預留比例的降低。一方面可以有效減少建筑業企業資金占壓,補充流動資金,減少銀行貸款,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為建筑業企業減負;另一方面,企業資金充裕后,可以在更新機械設備、技術研發、人員培訓等方面加大投入,有利于提高工程質量水平。
12
魯班獎三十周年慶典舉行
行業質量發展再樹里程碑
回顧:11月6日,由中國建筑業協會主辦的紀念魯班獎創立30周年暨2016~2017年度創精品工程經驗交流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據統計,自1987年創立到現在的30年來,全中國共計有2168個建筑物被授予魯班獎榮譽,涉及承建單位2478家次,參建單位4364家次。魯班獎評選激發了建企筑精品、創經典的熱情,催生了一批優質工程。
解讀:30年來,魯班獎得到了全行業乃至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通過爭創魯班獎工程,建筑業企業不斷強化質量管理,樹立品牌意識,弘揚工匠精神,提高整體素質,魯班獎對提升全國工程質量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引領、示范作用。
魯班獎評選工作對建筑業的理念、工藝、質量、標準、管理、組織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并逐漸形成了一種濃厚的文化氛圍。魯班獎的開展,在全國掀起了以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創立企業品牌為目的的“創魯班工程”活動。
13
“兩年行動”再加碼
工程質量安全三年提升行動啟動
回顧:3月,住房城鄉建設部發文,決定用三年左右時間在全國開展工程質量安全提升行動,進一步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在鞏固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成果的基礎上,圍繞“落實主體責任”和“強化政府監管”兩個重點,提出了4項重點任務。
6月,各地政府以及各建筑企業紛紛啟動“安全生產月”活動,將工程質量安全深植人心。不同的宣傳方式,相同的目的,活動中就事故預防和安全法規知識等內容開展系列宣傳教育活動,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在全社會形成落實安全發展理念、支持安全生產工作的共識,推動防范重特大事故。
解讀:“兩年行動”的成效是顯著的,建筑市場秩序得到規范,工程建設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得以落實,建筑施工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及掛靠等違法行為多發勢頭被有效遏制,進一步發揮了工程監理作用,對促進建筑產業現代化快速發展、提高建筑從業人員素質、建立了健全建筑市場誠信體系的推動作用明顯。相信隨著工程質量安全三年行動的啟動,我國的工程質量安全還會再上新臺階。
14
新技術、新材料應用范圍擴大
建筑業科技含量提升
回顧:BIM、VR、3D打印等技術在施工中越來越成熟的應用,新型施工機械的普及,建材性能的提升以及基于物聯網更為便利的建材運輸,這一切,都標志著我國建筑企業科技含量正在不斷提升。
上海市提出到2020年市政府的投資工程將全面應用BIM技術,實現政府投資項目成本下降10%以上,項目建設周期縮短5%以上。而上海全市的主要設計、施工、咨詢服務等企業,要普遍具備BIM技術應用能力,新建政府投資項目在規劃設計施工階段對BIM技術應用的比例,不低于60%。
10月25日,住建部正式發布了《建筑業10項新技術(2017版)》,此次建筑業10項新技術的修訂,對綠色建筑、建筑工業化、信息化、防災減災、建筑節能等“十三五”重點領域的技術進行了升級更新。
解讀:科技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可以解放勞動力,讓工序簡單,質量可控。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綠色施工,節能減排,這些建筑產業轉型升級的目標都需要通過先進科學技術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