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經濟大事
媒體:2020年GDP翻一番不難 難點在打贏三大攻堅戰
多位與會專家表示,我國已經不具備高增長的客觀條件,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為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要多方發力,重點抓好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5/117821.html
明年實體經濟將迎新機遇新格局 3個轉變引領產業升級
多位專家和業內人士表示,這三個轉變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將持續推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打造實體經濟新動能,提高供給體系質量。與此同時,在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推進民營企業發展,打造更加優質競爭環境,以及推進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等方面,政策支持也將進一步加強。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6/117902.html
統計局:北京綠色發展指數居首 公眾滿意度倒數第二
其中,《辦法》規定,年度評價按照《綠色發展指標體系》實施,從資源利用、環境治理、環境質量、生態保護、增長質量、綠色生活、公眾滿意程度等7個方面評估各地區上一年度生態文明建設進展總體情況,引導各地區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相關工作。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7/117928.html
英報告:中國將在2032年前超越美國成全球最大經濟體
2032年以前,全球前4大經濟體中將有3大落在亞洲,依序是中國、印度和日本。報道稱,倘若以美元計價來看,印度明年將超越英國和法國,躋身全球第5大經濟體,并將在2027年擠下德國,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報道稱,2032年以前,韓國和印尼也將雙雙擠進前10名,取代七大工業國集團(G7)的意大利和加拿大。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7/117933.html
民間投資現三大趨勢 前11個月規模達35萬億元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目前投資結構在不斷優化,盡管投資增速緩中趨穩,但是民生類、技術創新類、高技術領域和短板領域的投資增長速度一直都比較快。從區域來看,中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速呈現出加快或者增速明顯高于全國水平。東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由負轉正,說明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在增強。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7/117934.html
國土部舉辦房地產稅設計會議:開征房地產稅具有其現實必要性
本次會議上各位專家學者及研究員們就房地產稅收的一系列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為研究不動產統一登記支撐房地產稅收提供了思路。美國西拉丘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部信息中心、部不動產登記中心及部機關有關司局干部等20余名與會人員參加研討。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7/117964.html
區域協調發展明年將迎新格局 形成點圈線塊聯動局面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新時代下區域協調發展的基本含義進行了明確。“區域協調發展問題實際上就是城市群的健康發展問題。提高城市群的質量,重點是推進大中小城市網絡化建設,增強對農業轉移人口的吸引力和承載力,加快戶籍制度改革落地步伐。”他說。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8/117971.html
前11月工業利潤增速放緩 煤鋼利潤暴漲或難持續
其中,煤炭、鐵礦石、有色金屬等行業,因為去年同期產品價格較高,導致今年前11月三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速明顯放慢。不過,鋼鐵行業利潤增速依然在加快,前11月增速為180.1%,增速比1-10月高17.9個百分點,原因是近期鋼鐵價格整體向上。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8/117974.html
財政部:2018年扎實做好八方面重點工作
在支持打好三大攻堅戰的同時,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扎實做好8個方面重點工作。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制造業優化升級,促進新動能持續快速成長,繼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二是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財政科技管理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9/118013.html
2018年經濟增速有望保持6.7% 為深化改革留出空間
目前各大機構紛紛發布對2018年中國經濟預測,包括摩根士丹利、中國社科院、交通銀行、中國銀行、摩根華鑫證券等預計明年經濟增速與今年接近,以6.7%的預期為多。不過,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盡管短期內中國經濟增長無憂,但是從長期看中國經濟仍有下行壓力,加快改革仍迫在眉睫。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1229/118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