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性做久久久久久-国产性视频-国产性色视频-国产性片在线观看-午夜dj影院在线视频观看完整-午夜dj影院在线观看完整版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官方網站
 當前位置: 首頁 >資訊 > 要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首次全面解讀,終于看懂雄安到底要干嘛了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蔡如鵬  時間:2017-10-16 09:12:36   [報告錯誤]  [收藏]  [打印]
  核心提示:自今年4月1日設立新區的消息公布以來,雄安一直是輿論追逐的焦點。半年多來,盡管相關的規劃尚未披露,但隨著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新區的整體輪廓正日漸清晰。

  標桿之城

  雄安未來的建設,將嚴格遵循目前正在編制的規劃方案。在謀劃設立雄安新區的數次重要會議上,習近平反復強調“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始建設”,“精心推進不留歷史遺憾”。

  目前,整個新區的規劃范圍包括雄縣、容城、安新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其中,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雄安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一位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整個規劃體系可概括為“1+3+54”:“1”是指雄安新區總體規劃(簡稱“總規”),“3”是指起步區控制性規劃(簡稱“控規”)、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簡稱“控詳規”),以及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簡稱“白洋淀生態規劃”),這4個都是綜合性規劃;“54”則是指22個專項規劃和32個重大課題研究。

  其中,“總規”“控規”和“控詳規”由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簡稱中規院)負責編制,“白洋淀生態規劃”的編制單位是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22個專項規劃和32個專題研究的編制工作,則由不同的單位分別負責,比如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負責研究新區住房政策等。

  這位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目前四大規劃在同步推進。22個專項規劃和32個專題研究,則是針對“總規”的某一個部分——比如產業、軌道交通、防洪——做更詳細的規劃和研究。通俗地講,就是為編制“總規”服務,提供依據和材料。

  與以往城市規劃不同的是,這次雄安新區的規劃工作,中央高度重視。不僅4個綜合性規劃,要報黨中央、國務院審批,而且中央還專門委托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簡稱專家咨詢委員會)對規劃進行把關。

  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南開大學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劉秉鐮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專家咨詢委員會是中央針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成立的一個咨詢機構,“為此中央還專門下發了紅頭文件。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專家咨詢委員會由16名國內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組成,組長是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院士,副組長有兩位,一位是中國工程院副副院長鄔賀銓,另一位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

  劉秉鐮介紹說,專家咨詢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配合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工作,直接對中央領導負責。

  之前,在雄安新區的選址過程中,專家咨詢委員會發揮了重要作用,三赴雄安實地調研、多次召開論證會、經歷選址全過程。此次編制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要負責對規劃提意見。“每次規劃送來以后,我們就開會討論,逐條地修改。”劉秉鐮對《中國新聞周刊》說,“但我們只做咨詢,不做決策。徐匡迪主席給我們的紀律是,只幫忙,不添亂。”

  專家咨詢委員會在新區規劃的編制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個把關人。前述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規劃方案最后都會匯總到專家咨詢委員會。

  據這位負責人介紹,規劃的編制過程堪稱“千錘百煉”,先后召開多次規劃編制專題會議、工作會議研究新區規劃。

  在安新縣召開座談會時,習近平告誡說,雄安新區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要堅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水準規劃設計建設,經得起歷史檢驗。”

  徐匡迪在“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7年會上坦言,如何在城市建設中緊緊抓住科技創新,做到歷經百年不落后,“總書記的要求對專家(咨詢)委員會壓力很大”。

  專家咨詢委員會成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相對于一般的城市規劃,雄安這種近乎在一張白紙上的規劃難度更大,“因為,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據前述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負責人介紹,新區將來的建設會采用很多新理念、新技術以及新材料。

  徐匡迪之前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過一種“會呼吸的墻壁”,能自動地把二氧化碳轉化成氧氣,使房間內的氧氣含量穩定,不用開窗子就能夠調空氣。據說,這種智能的建筑群,已經有了小型試驗。“雄安是從頭建,是不是應該早做研究?”徐匡迪說,“否則新城出來了,再改建就難了。”

  雄安將來的目標之一是建設綠色智慧新城,建成國際一流、綠色、現代、智慧城市。據一位接近規劃的知情人士透露,未來整個新區的碳排放將接近于零排放,能源將主要以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為主,行駛的汽車將采用新能源技術。

  對于智慧城市,專家咨詢委員會副組長、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曾解釋說,所謂智慧城市,包括交通、環保、海綿城市、創新城市等,其中還有一點,它肯定會是寬帶城市、無線城市、互聯網城市。

  目前,在雄安的規劃中,已經考慮中心城區的WiFi覆蓋,可以做到無縫上網。此外,北京的固網寬帶建設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100M,雄安不會低于這個目標;北京計劃無線寬帶現在要4G覆蓋,雄安也希望4G覆蓋。

  鄔賀銓還透露,到2020年,中國的5G要實現商用,雄安很可能會成為中國率先使用5G的地區。因為當地集中了高端的人才,會更需要高端的網絡。

  今年8月上旬,雄安新區已經與中國電信達成協議,后者將把雄安列為國家骨干網核心節點,并在新區提前布局5G試驗網絡。

  5G是智能互聯網的一個基礎能力。比如,在5G網絡下,智能手機能夠連接智慧家庭、無人機、機器人或無人駕駛等。

  中國電子學會會員、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兼職教授項立剛表示,有了這些能力,所有的傳統行業都會面臨革命性的改變和提升。究竟哪個領域將率先發生改變,無法猜測,但是這種改變將是全面的、革命性的。

  除了寬帶網絡外,雄安新區的其他基礎設施,也將成為中國城市未來的標桿。2015年8月,天津濱海新區爆炸電力中斷,曾導致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天河一號)停機十幾個小時。“雄安將不會發生這種情況。”前述新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負責人說,新區的電力供應將非常穩定,供電可靠率將達到6個“9”的標準,類似于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新加坡電網。

  今年9月中旬,2017首屆中國雄安智慧城市建設博覽會在石家莊舉行。展會匯集了眾多國內外企業的新技術、新設計和新產品,參展商們都希望在未來雄安的建設中占據一席之地。

  不過,李曉江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雄安采用的所有技術,都必須是成熟的,新區不會成為不成熟技術的試驗場。而對于一些未來可能出現的新技術,規劃里也會考慮。

  “比如現在討論很熱烈的無人物流傳送系統,還不成熟,我們可能在規劃里面,不會馬上應用。但現在有了這種趨勢,我們在規劃地下管廊時,就應該考慮這種可能性,把空間預留出來。”他說。

  在李曉江看來,雄安之所以不在一個老城區的基礎上改造,而是建一個新城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為我們將來的城市建設,提供一套全新的范式”。


關鍵詞: 首次 全面 解讀 雄安 新區 建設
分享到:
[責任編輯:丁艷艷]
免責聲明:本站除了于正文特別標明中裝新網原創稿件的內容,其他均來自于網友投稿或互聯網,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全部或者部分文字、圖片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所發布圖片或文字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本站工作人員予以解決。QQ:2853295619 手機:13520858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