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學科名單公布
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名單顯示,一流大學建設的42所高校分A、B兩類,A類有36所,B類有6所。“雙一流”A類高校分布在18個省市,其中北京擁有8所,上海擁有4所;擁有2所的有8個省市,包括天津、江蘇、山東、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和陜西。這次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除了39所“985”高校之外,新增新疆大學、云南大學、鄭州大學三所“211”高校,均入選B類名單。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中,則有首都師范大學、延邊大學等多所地方高校入選。
記者注意到,“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和“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河北、河南、內蒙古、山西、江西、廣西等13個沒有部屬高校的省份均有所斬獲。它們合計有15所高校20個學科進入了“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西部12省區市27校共有50個學科進入了“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體現了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考慮。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三部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遴選認定“雙一流”建設高校,既要破除封閉固化的做法,打破終身制,又要考慮高等教育戰略布局,考慮國家急需、特色鮮明、無可替代的學科。在具體工作中,將做到三個同等,即同等重視、同等建設、同等評價。同等重視,就是一視同仁,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都是沖擊世界一流的重點建設對象;同等建設,就是建設方案同等要求,政策經費等都同等覆蓋;同等考核,都按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標準評估考核,一個尺子一個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遴選認定所產生的是“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重點在“建設”,是邁向世界一流的起點,而不是認定這些學校和學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能否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還要看最終的建設成效。
三部委有關負責人特別強調,遴選認定不是一勞永逸。“雙一流”建設以學科為基礎,對建設過程實施動態監測,實行動態管理。建設過程中,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和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評價。對于建設過程中出現重大問題、不再具備建設條件且經警示整改仍無改善的高校及學科,及時調整出建設范圍。建設期末,將根據建設高校的建設方案及整體自評報告,參考有影響力的第三方評價,對建設成效進行期末評價。根據期末評價結果等情況,重新確定下一輪建設范圍,有進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終身制。
據悉,下一步進入實操階段的“雙一流”建設的工作重心將從遴選建設高校和建設學科轉換到有效推進實施上來,建設高校將從凝練學科方向、編制建設方案轉化到全面落實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