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慮二:懷疑裝配式建筑發展有好的前景
產生這一顧慮的主要原因是沒有真正明白為什么要發展裝配式建筑。作為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發展裝配式建筑是新時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提升城市發展品質的必然要求。我國的經濟總量主要聚集在城市,要發展綠色經濟必然要發展綠色城市,而建筑運行與建造能耗又占全社會總能耗的近一半,因此發展綠色城市必須發展綠色建筑。
從客觀上來講,我國目前的房屋建造方式,即鋼筋混凝土現澆體系,雖對城鄉建設快速發展貢獻很大,但弊端亦十分突出:一是粗放式,鋼材、水泥浪費嚴重;二是用水量過大;三是工地臟、亂、差,往往是城市可吸入顆粒物的重要污染源;四是質量通病嚴重,開裂滲漏問題突出;五是勞動力成本飆升,招工難、管理難、質量控制難。這表明傳統的建造方式已經難以滿足綠色建筑的要求,而又好又省又快的裝配式建筑就是綠色和低碳建筑的重要方式,是建筑業轉型發展的必然方向。這就是為什么上海等地的黨委、政府有堅定決心發展裝配式建筑的主要原因。他們就是深刻認識到綠色發展是提升城市發展品質的關鍵,裝配式建筑對發展綠色城市和促進經濟轉型具有突出作用。
對裝配式建筑發展前景產生顧慮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行業里有些同志將此次發展裝配式建筑簡單地與上世紀80年代曾推廣過的大板式建筑被現澆體系替代的情況相比,從而認為目前的裝配式建筑發展前景堪憂。
現在的裝配式建筑與那時的大板式建筑完全是不同的概念,這兩次的發展情況有三個明顯不同。一是這次推廣的技術體系更加完善,構件質量和施工技術水平大幅提升,基本解決了開裂滲漏等質量通病問題,裝配式建筑質量明顯提高。二是這次推廣的體制不同,上世紀80年代預制構件企業基本上都是地方國營企業,帶有濃厚的計劃經濟色彩,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不能以市場為導向、以用戶為中心,最終難免被改革的大潮所淘汰。三是這次推廣完全是以市場為主導,開發、設計、施工和預制構件生產企業都是以市場需要為發展導向,哪種裝配式建筑更好更省更快、符合市場需要,就發展哪一種。這就是市場經濟的規律。
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不論是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還是結構型式、構件質量和施工技術水平,此次與上一次都有根本性不同。如果簡單根據上世紀80年代的大板式建筑發展情況而懷疑這一次發展裝配式建筑的前景,則是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其擔心是不必要的,也是錯誤的。綜上,懷疑裝配式建筑有好的發展前景是沒有必要的,我們要充分相信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都是大有可為的,這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