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
報告評估營改增一周年:對GDP增長凈影響接近0.9%
《報告》顯示,從企業減稅戶看: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底,四大行業中減稅或者稅收持平企業占98.7%,稅負增加企業占比下降到1.3%。從行業減負率看:全面推開營改增后,原3+7行業和新納入的四大行業實現了全面減稅,試點行業直接減稅合計4581億元,減負率高達22.85%。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07/112547.html
五大城市群構建長江產業發展軸 將推進新型工業化
中游沿江地區方面,加快轉型升級,引導產業集聚發展,優化服務業發展結構,著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體系。上游沿江地區,突出綠色 發展,重點發展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創新發展模式和業態,高起點、有針對性地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實現產業集群式、鏈條式、配套式發展。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07/112545.html
前7月外貿同比增長18.5% 專家:新優勢動能正在集聚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記者,因為去年上半年的外貿數據較差,今年上半年因此對應了較低的基數,增長幅度自然就會高。同時,去年下半年人民幣貶值勢頭較大,今年則穩步升值,使得以人民幣計價的貿易額漲幅有所收窄。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09/112674.html
中國高鐵完成四縱四橫拼圖 寶蘭高鐵提速大西北開發
高鐵最大的優勢就是帶動人流,所以寶蘭高鐵開通后,一開始促進的就是當地旅游業的發展。西北地區有豐富的旅游資源,高鐵的開通使得這些旅游資源得到充分的開發,進而帶動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的匯聚,帶動大西北地區的開發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09/112677.html
中國制造業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停留在工業2.0水平
五年來,中國制造驚艷了世界。從C919大型客機實現首飛、ARJ21-700新型渦扇支線飛機交付商用、長江三峽升船機刷新世界紀錄,到運-20大型運輸機交付部隊列裝、第一艘國產航母交接入列,中國在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載人深潛、高分衛星、北斗導航、高性能計算、移動通信、百萬千瓦級核電裝備、高速軌道交通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09/112680.html
劉世錦:中國經濟進入穩定增長期 今年觸底可能性大
穩定增長有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它脫離了長達七年的下行軌道,會逐步穩定并進入L型的底部。另一層含義是經濟波動幅度比以前明顯變窄。過去兩年經濟波動幅度還是比較大的,今后整個波動幅度可能變窄,進入穩定增長期。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10/112735.html
中國30個城市人口超過800萬 13城超1000萬(名單)
珠三角的兩個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分列六、七位。此外,石家莊、武漢、哈爾濱分列8到10位。蘇州、臨沂、保定的全域人口也都超過了1000萬。鄭州、邯鄲、濰坊、青島、杭州和溫州超過了900萬。介于800萬到1000萬之間的則有西安、周口等11個城市。
http://www.w9nmc.cn/html/ds/20170811/112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