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體經濟下滑、傳統建筑行業不景氣的背景下,國家先后發布了幾項重大戰略規劃,一大批基建項目接踵而來,如“中原崛起”、“西部大開發”、“北部灣城市群規劃”等,但是對于普通的民營建筑企業而言,在與實力強大的國企和央企的競爭中總是稍遜風騷,面對這么多的好項目,大多數民營建筑企業只能隔岸看花。盡管國家在投融資方式等方面作了很大的創新,比如加強政府扶持力度、推行PPP模式等,但是由于民營建筑企業在某些方面的劣勢,即使參與,最后常常只能望洋興嘆,落得陪太子讀書的局面。
但是市場中總存在機會,目前階段我國城鎮化水平還比較低,基礎設施還比較落后,我國農村道路、供水、污水垃圾處理、供電、電信等基礎設施市場巨大,由于資金問題該市場一直啟動不足。為了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步伐,近日(2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創新農村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機制的指導意見》,意見對我國農村道路、供水、污水垃圾處理、供電、電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的投融資政策力度空前。
農村的基礎設施市場巨大,此前特色小鎮的建設已引起社會熱烈反響,這次再次給予農村投融資政策大力支持,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可謂一重大利好,有以下幾點值得特別關注:
一、主要目標
到2020年,主體多元、充滿活力的投融資體制基本形成,市場運作、專業高效的建管機制逐步建立,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一體化水平明顯提高,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二、改革投融資方式,構建多元化新格局
1、鼓勵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設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
2、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推動地方融資平臺轉型改制和市場化融資,重點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傾斜。
3、允許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支持農村道路建設,發行專項債券支持農村供水、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探索發行縣級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集合債。
4、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用于農村供電、電信設施建設。鼓勵地方政府通過財政撥款、特許或委托經營等渠道籌措資金,設立不向社會征收的政府性農村基礎設施維修養護基金。
5、實行一體化開發和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將農村基礎設施與產業、園區、鄉村旅游等進行捆綁,實現相互促進、互利共贏。
三、建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PPP)
1、支持各地通過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向農村基礎設施領域。
2、大力推進政府購買服務,鼓勵按照“公益性項目、市場化運作”理念,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模式。
3、支持地方政府將農村基礎設施項目整體打包,提高收益能力,并建立運營補償機制,保障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投資回報。
具體如:
公路:推廣“建養一體化”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專業企業、社會資本建設和養護農村公路。
供水:社會資本投資興建的農村供水基礎設施,所形成的資產歸投資者所有,或依據投資者意愿確定產權歸屬。鼓勵開展農村供水設施產權交易,通過拍賣、租賃、承包、股份合作、委托經營等方式將一定期限內的管護權、收益權劃歸社會投資者。
電力:逐步向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放開增量配電網投資業務,賦予投資主體新增配電網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鼓勵以混合所有制方式發展配電業務,通過公私合營模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及運營。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清潔能源項目和分布式電源并網工程。
電信 : 支持民間資本以資本入股、業務代理、網絡代維等多種形式與基礎電信企業開展合作,參與農村電信基礎設施建設。
四、健全定價機制,激發投資動力和活力
在農村供水價格、用電價格、水垃圾處理取費等方面給予了明確支持,詳情見后附文件。
民營建筑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建筑企業,在大的基建項目、PPP大項目上競爭不過央企、國企,但在中小項目上有絕對優勢,尤其是家門口的中小項目優勢明顯;另外,民營企業在運管過程中的優勢更是突出。
國務院這次發文,簡直就是給中小民營建筑企業量身定做的。 意見特別強調要加強與社會、民間資本合作,保障工程長期發揮效益,中小建筑企業這下總算迎來了春天!這是承接項目、實現利潤增長的一大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