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版圖:
受益“一帶一路”
國際工程孕育新機
自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3 年多來,已經有 100 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 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投資達到 500 多億美元,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隨著國內總體投資增速放緩,拓展國外市場成為建筑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一帶一路”政策正好為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發展機遇。據悉,其沿線60多個國家相當一部分正面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任務,其相關投資也主要投向了電力工程、交通運輸、房地產、石油化工、通信工程等領域,這對我國建筑企業而言是非常好的發展機遇。同時,絲路基金、亞投行、中信保等多個機構也為我國建筑企業走出國門提供了相應的保障。
去年1—10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行業新簽合同額1655.2億美元,同比增長11.1%;企業在“一帶一路”的61個國家新簽合同額843.9億美元,占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
今年“一帶一路”政策的紅利將進一步顯現。5 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辦,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中國建筑企業應把握此次機遇,創造新的輝煌。同時,海外基建工程訂單的爆發也將推動工程設備行業同步發展,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等知名工程設備企業的海外步伐或將進一步加快,海外版圖也將進一步擴大。
技術手段:
“互聯網+”
讓信息化照亮建筑業
建筑業信息化是行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筑業轉變發展方式、提質增效、節能減排的必然要求,對建筑業綠色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中國建筑企業信息化的現狀是大部分企業處在第二階段,第三階段趨勢很明顯。因此,目前來說,建筑產業互聯網行動已刻不容緩,建筑行業企業須緊跟時代步伐,加快升級信息化管理系統,加速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更好地面向市場發展。
2016年9月,住建部印發《2016—2020年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綱要》,旨在增強建筑業信息化發展能力,優化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環境,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建筑業發展深度融合。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全面提高建筑業信息化水平,著力增強BIM、大數據、智能化、移動通訊、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集成應用能力,建筑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建成一體化行業監管和服務平臺,數據資源利用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較強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和信息化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建筑企業及具有關鍵自主知識產權的建筑業信息技術企業。隨后,廣西、沈陽、黑龍江、云南、浙江、天津、濟南、江蘇、徐州、湖南、山東等各省市也出臺了相應推廣信息化的指導意見。此政策的頒布將加速推進建筑業信息化的進程。
BIM是建筑業信息化發展的一大手段之一。作為工程行業最核心的大數據技術,BIM能真正解決復雜工程的大數據創建、管理和共享應用等問題,在數據、技術和協同管理三大層面,提供了革命性項目管理手段。在BIM技術的支撐下,企業集團可以實現集約化采購、資金、周材和人員的調配計劃,精準控制企業運營,大幅提升企業利潤和運營規模,實現施工企業的規模經濟效應。
今年,上述信息化發展綱要將進一步落地,信息化在建筑業發展中的作用也將更加明顯。與此同時,BIM技術也將在相關政策指引和行業推廣下得到快速發展,并將帶來建筑行業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及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來源:中華建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