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資質
2016年,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淡化企業資質成為政府指導工作的重要趨勢。4月,住建部批準浙江、安徽、陜西3省開展建筑勞務用工制度試點工作方案,試點取消建筑勞務企業資質和安全生產行政許可管理,隨后安徽省、浙江省、陜西省陸續發布“建筑勞務用工制度改革試點方案”。10月,住建部頒發《關于簡化建筑業企業資質標準部分指標的通知》,要求除各類別最低等級資質外,取消關于注冊建造師等專業人員的指標考核;調整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及以下資質的建筑面積考核指標;對申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一級資質的企業,未進入全國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發布平臺的企業業績,不作為有效業績認定。11月17日,住建部發布《關于啟用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的通知》,對資質申報、人員掛證、項目建設過程監管進行監管,11月30日,新版“四庫一平臺”正式上線運行。11月24日,住建部發出《“對取消8個工程設計專項資質征求意見”的函》,要求取消建筑業、勘察設計、工程監理企業資質。整體來說,關于簡化建企資質,住建部已經施展了“大動作”。
專家點評:建筑企業資質標準的簡化,建造師數量跟企業資質脫鉤,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資質掛靠等建筑業長期亂象,使得建筑業混亂的市場環境將逐漸變得清澈明晰。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對工程管理的放松。落到實處,項目經理必須持建造師證上崗,工程必須得有具有建造師資質的從業人員來做,這是對工程質量的保障。這種行業制度管理的改變,是行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種表現。從長遠來看,未來可能將有更多有關取消企業資質管理的“大動作”,不過,要全面進入“新常態”,過渡期預計應該至少還需要三至五年。
(九)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
2016年1月1日起,由住建部住宅產業化促進中心、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歷時兩年多編制的國家標準《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正式實施。這也是我國首部《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開始正式實施。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1號),明確了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舉措。12月底,住建部發布《裝配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額》,自2017年3月1日起執行。中國建筑業已向“建筑工業化時代”邁進了第一步。
專家點評:建筑工業化(裝配式建筑),是近年來的行業熱詞。當前,建筑工業化主要包括鋼結構建筑、預制混凝土建筑、3D打印建筑等。經過,目前相關技術已基本成熟,且建造成本高于傳統建造方式的劣勢也在逐漸消除,建筑工業化在國際上已經得到了廣泛推廣和應用。不過,當前,中國建筑業工業化發展尚在起步階段(目前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面積中的比例不足5%),產業鏈尚未形成,相關配套政策也不夠完善。行業業務運營系統不強,大數據運營能力弱,效率低下,成本偏高,無法應對個性化定制和大規模工程實施,導致工業化建筑在我國總體規模和占比仍較低。建筑工業化,未來還將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十)電商
“到2020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的電子商務大市場基本建成。”順應時代,發展電商,建筑企業也紛紛試水。2016年1月,上海建工電子商務平臺已正式啟動,“營造商”門戶網站成功上線。與此同時,南通三建也在運用“互聯網+”思維,打造“筑集采”電商平臺。同樣,互聯網家裝也是暗潮洶涌,各大互聯網公司,如愛空間、土巴兔、齊家網紛紛推出施工包、主材包、家具軟裝包及個性化包,并且在不斷迭代升級。金螳螂旗下電商金螳螂·家,也已在全國開設了64家直營店。建筑業的一場“電商大戰”,正在加速醞釀。
專家點評:任何行業企業要加快發展,不僅要協調企業自身內部運營的各個環節,還要與包括供應商等在內的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合,實現企業的“產業鏈管理”。而電商正好面向整個供應鏈,利用互聯網,整合企業的上下游產業,構成一個電商供應鏈網絡,使得企業供應鏈上的所有參與者之間可以通過網絡,實現資料互換、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信息溝通和資源管理成本(據調查,在傳統企業交易方式下,企業交易流程需要19個環節,而在電商方式下只需要7個環節),促進了供應鏈向動態的、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在網絡時代的沖擊下,“鼠標+鋼筋/水泥”的模式,將徹底改變傳統企業的商務運作方式,為建筑業整個經濟環境帶來根本性的變革。不過,目前而言,中國建筑業電商還處于起步階段,尚存在著明顯的局限與不足:一是,電商平臺大多尚都以發布信息為主,信息的交流與互動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二是軟件開發也缺少統籌規劃,開發資金不足,而且多數屬于低水平重復性開發。這些都成為了未來電商發展必須突破的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