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年,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發生了這十件大事,不可錯過:
“營改增”對招標投標產生重大影響
5月,“營改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試點,其中,建筑業、房地產業等全部營業稅納稅人均納入試點范圍。由繳納營業稅改為繳納增值稅,直接影響到建筑業、房地產業等相關類型項目招標中有關工程計價規則、取費費率和材料價格信息價等方面。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紛紛出臺措施和辦法應對建筑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調整。例如:吉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做好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后投標報價風險有關準備工作的通知》,提示施工企業投標報價時應注意稅制改革及工程造價組成變化給企業投標報價帶來的影響。黑龍江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對“營改增”后招投標的有關事項進行了特別說明。
在清理規范風暴中投標保證金被保留
6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降低企業成本、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會議確定,清理建筑業企業在工程建設中需繳納的各類保證金。除保留依法依規設立的農民工工資、投標、履約、工程質量4項保證金外,其他保證金一律取消。由此,廣受業內關注的投標保證金得以保留。但是,會議也明確指出,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過多過繁的保證金過程要穩妥推進。此次保留4 項保證金就是出于“穩妥推進”的考慮。在將來的實踐中,隨著各種誠信體系的建立、社會誠信意識的增強,再逐步取消,用違約罰金代替。會議傳遞的信息表明,雖然,此次投標保證金被保留了,但隨著全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投標保證金終將被取消。
電子招投標試點在全國范圍內深入推進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水利部辦公廳和商務部辦公廳聯合發出《關于深入開展2016年國家電子招標投標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力求以點帶面,推進電子招標投標健康有序發展。《通知》明確了試點任務,要求2016年各政府綜合試點要圍繞推進招標投標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構建本地區電子招標投標平臺體系,推進招標投標電子化監管和營造促進電子招標投標健康發展的制度環境,重點完成五方面任務,確保試點取得實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等部門將根據職責分工,加強對試點工作的指導和監督。要認真總結試點經驗,發揮試點示范和引領帶動作用,從試點地區或單位中選取若干在創新監管體制機制、促進交易平臺市場化發展、深化大數據應用、加強平臺互聯共享等方面的典型,作為創新示范,向全國推廣。
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有據可依
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商務部、衛生計生委、國資委、稅務總局、林業局、國管局聯合頒布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于8月1日起實施。《辦法》在明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公共服務職能定位的基礎上,從規范管理、提升效率和加強監督3 個方面,推動平臺服務持續優化。同時,從系統的建設、聯通和應用三個方面著力,推動平臺從依托有形場所向以電子化平臺為主轉變。在系統建設方面,《辦法》明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要建設電子服務系統、各級行政監督管理部門推動建設電子監管系統,利用信息網絡推進平臺整合和交易電子化,實現全流程透明化管理。《辦法》以共享資源為重點,要求通過對各類資源的整合,形成集聚效應,達到“1+1>2”的效果。《辦法》圍繞電子化、大數據和信用,推動建立多種監管方式結合的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