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一陰一陽之謂道”!既然有了“簡”來打開市場,放開競爭。自然要有跟進的清查手段,或者叫限管措施,來相輔相成!
1、查信用
“信用”或者說“誠信”兩字,貫穿2016年始終。
2015年12月30日,國家工商總局發布《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對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企業實施信用約束、部門聯合懲戒。
2016年12月30日,國務院連續下發《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加強政務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
解析:
國務院連發2份文件強調“誠信體系建設”,足見中央對此的重視!
“四庫一平臺”正式上線后,企業在資質申請、招投標、辦理施工許可時,“信用”記錄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考量指標。
2、查稅(營改增)
2016年5月1日起,建筑業正式施行“營改增”。5月1日后開工的“新項目”,如果拿不到進項發票,你的稅率就得從3%提高到11%,甚至達到17%。
因此說,“營改增”倒閉企業改革,是一點都不過分。如果施工企業不能改變管理方式,稅負一定是“只增不減”。
解析:
目前在建的項目,大都是老項目,還是按簡易計稅3%的稅率繳稅。等到2017年下半年,大部分老項目完工,新項目上馬,才是施工企業最難熬的時候!
實行“營改增”以后,特別需要注意“發票”。不論是虛開發票,還是接收虛開的增值稅發票,一旦被查到,不光是把稅款補齊這么簡單,企業負責人和財務負責人很有可能要坐牢。
另外,也會登上“稅收黑名單”,面臨的將是多部門的聯合懲戒,以后貸款、融資、出國,甚至于坐飛機都會受到限制。
3、查“掛證”
2016年,住建部處理“掛證”人員上百人,這還不包括在申請注冊過程中就被發現的人員。
2016年一年,一級建造師初始注冊人員增加89594人,全國一級建造師人數已經接近60萬。
解析:
隨著“四庫一平臺”正式上線,全國數據聯網正在實現,未來對“掛證”的查處會更快捷,查處力度一定會更大!
4、查業績
簡化資質標準后,取消了部分資質的人員考核指標,因此業績就顯得至關重要。有效業績不達標,申請資質升級一定不通過。
2016年10月26日,住建部發文,要求開展業績核查工作。
2017年1月3日,住建部再次發文,明確業績核查的重點是申報項目是否真實、填報的開竣工時間、中標價及主要技術指標是否與實際一致。
解析:
2017年開始,智能化審批逐漸鋪開,由智能審批系統抓取相關數據,通過后臺比對,判定是否通過。“機器換人”,更加鐵面無私。
對于施工企業來講,最重要的是“有效業績”的認定。沒有入庫的歷史業績,一定要及時入庫;入庫業績,信息一定要真實、準確,不能弄虛作假。
5、查掛靠、查轉包
從2014年9月開始,住建領域在全國啟動了為期兩年的工程質量治理行動。兩年下來,住建部共查處掛靠、轉包等違法項目超過2萬個。
2014年9月--2015年9月,共檢查項目485337個,涉及施工企業376908家,建設單位344003家,發現的違法發包、轉包、掛靠等違法行為的項目是13216個。(數據來源: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司長在第十三屆中國建筑企業高峰論壇上的講話)
2015年10月--2016年9月,共檢查項目534918個,涉及施工企業415954家,建設單位381556家,發現的違法發包、轉包、掛靠等違法行為的項目是7064個。(數據來源:住建部網站數據,2016年2月相關數據缺失)
解析:
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司長吳慧娟表示,“兩年行動”對轉包掛靠的打擊力度很大,住建部正在修訂完善相關管理辦法,未來將建立“兩年行動”的長效機制。
6、查質量,查安全
2106年11月24日,江西豐城電廠施工平臺倒塌。1個事故,死亡74人,刑事拘留20多人。為此,中央出臺了《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
解析: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要強化“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以后在生產經營中極易導致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違法行為將納入刑法調整范圍。
1月6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發布《安全生產法實施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要求:
建筑施工、礦山、金屬冶煉單位,其從業人員50人以上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不低于從業人員2%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從業人員不足50人的,可以不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但應當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未來,對安全生產的監管一定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