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運營風險,主要表現在內部的誠信、道德、內部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
1.工程承攬作為建筑企業風險管理工作的重點,需要從合同簽定的前、中、后期進行管理。
?。?)信息收集階段、跟蹤階段、投標階段以及合同簽訂階段按《承包合同評審辦法》執行。
?。?)合同履行階段。合同簽訂后,合同原件分別交由建筑企業檔案室、建筑企業市場營銷部、分子公司檔案管理部門或經營承攬部門、合同執行單位保存。
2.承攬合同洽談時,應注意工期延誤違約金、質量獎項違約金是否超出合理范圍或可承受范圍。
3.重視安全防護工作,通過加強安全教育、完善安全防護措施、加強安全檢查等方式,做到消除安全隱患,杜絕安全事故,嚴防純粹風險,從工作環境、平面布局、運輸路線、施工工序、施工機具、設備、危險性較大設備和高處作業設備、特殊裝置、設備、有害作業部位、各種設施、消防、勞動組織生理、心理因素以及人機工程學因素等方面進行辨識和控制,且在分供商進場前必須簽訂《安全管理協議》。
4.建立重大安全事故應急處理方案或措施。
5.定期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管和指導,項目經理部對工程的質量負責。
6.承攬合同在施工過程中應加強索賠管理,識別索賠事項、獲取索賠證據。
7.加強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彌補專業人才的缺失。
8.加強圖紙、文書、信函、表格等資料的管理,避免因資料證據不全所造成的損失。
法律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法律風險,主要表現在國內外政治變化、政策法規的調整、合同的履行、環保、企業環境、法律糾紛、知識產權、勞動關系等方面。
1.建筑企業的印章使用應符合程序規定,防止誤用、盜用公司名章引致的法律責任和損失。
2.定期統計建筑企業是否有專利使用,是否有侵權行為。
3.對技術復雜、規模較大的工程,技術質量部參與編制施工組織設計,采用成熟的工藝,先進的設備和施工方法。
4.對規模較大、風險較大的工程盡量派遣最得力的項目經理、技術人員、合同管理人員等,組成精干的項目管理小組。
5.對規模較大、風險較大的工程,在技術力量、機械裝備、材料供應、資金供應、勞務安排等方面予以特殊對待,全力保證合同實施及履行。
6.工程保險是轉移風險的一種重要手段。項目經理部應充分了解保險的風險范圍、保險金計算、賠償方法、程序、賠償額等詳細情況,以做出正確的保險決策。
7.借助外部律師資源。鑒于社會律師群體龐大,有著不同渠道的社會資源和不同方面的專業優勢,可以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的同時與外部律師隊伍形成優勢互補,通過內外部法律工作人員的共同學習和交流實踐活動,使建筑企業的法律事務業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8.積極啟動司法程序,以仲裁、訴訟、抵押、財產保全等方式維護企業合法權益、避免或減少國有資產流失,具體按《法律事務管理辦法》、《訴訟獎懲辦法》、《法律文書管理辦法》及《法律糾紛案件管理辦法》執行。
建筑企業風險組織管理體系
建筑企業組織體系共分5級:
1.第一級為建筑企業董事長、總經理。
2.第二級為建筑企業各分管領導。
3.第三級為建筑企業總經理助理、三總師副職及各相關職能部門(包括:行政辦公室、企業管理部、信息管理部、市場營銷部、工程經濟部、法規風險部、工程管理部、技術質量部、安全環保部、人力資源部、財務資金部、審計監察部、黨委工作部、工會工作部)。
4.第四級為建筑企業各分子公司領導及各相關職能部門。
5.第五級為建筑企業各分子公司所屬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及各相關業務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