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的當今,建筑企業應該做些什么去應對風險?
在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企業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為幫助建筑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確保建筑企業在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和拓展經營領域的同時,能及時識別、有效監控企業所面臨的潛在風險,評估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確定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并主動管理、防范、處置各種風險,全面提升風險抵御能力,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慧樸君制定了本方案。
建筑企業風險分類及其應對措施
慧樸君認為建筑企業風險包括: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
戰略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戰略風險,主要表現在宏觀政策的把握、重大投資、海外投資、多元化經營、新市場的開發等方面。
1.工程承攬。慎重承攬墊資工程、開發商工程,大力加強鐵路站房、民航機場、公路、學校、醫院等政府部門投資項目的承攬力度,嚴格執行《合同評審工作程序》及《承包合同評審辦法》。
2.海外市場。適度及穩步開拓海外市場。對于有承攬意向的海外市場,由海外公司對該國家/地區的法律、法規、政治格局、風土人情、地域特點、自然環境、建筑材料、市場行情、氣候條件等進行考察,并編寫考察報告,結合考察報告,由建筑企業各職能部門對其招標文件、合同文件進行評審、審核、審批及管理,嚴格執行《合同評審工作程序》及《承包合同評審辦法》。
3.區域市場。對于有承攬意向的區域市場,由建筑企業市場營銷部或分子公司經營承攬部門對當地政策、法規、交通狀況、人文環境、地域特點、自然環境、建筑材料、市場行情、氣候條件、國家對當地的特殊政策等方面情況進行考察,并編寫考察報告,結合考察報告,由建筑企業各職能部門對其招標文件、合同文件進行評審、審核、審批及管理,嚴格執行《合同評審工作程序》。
4.EPC項目。對于有承攬意向的EPC項目,由工程管理部、技術質量部、設計中心負責對EPC項目的可行性進行研究,尤其是設計能力、設計和施工的銜接等,并編寫可行性研究報告,結合可行性研究報告,由建筑企業各職能部門對其招標文件、合同文件進行評審、審核、審批及管理,嚴格執行《合同評審工作程序》。
5.聯合體項目。應遵循互惠互利、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原則,由分子公司經營承攬部門或建筑企業市場營銷部對合作方的信譽等級、履約能力進行調研,由市場營銷部起草聯合體協議,工程經濟部、法規風險部對聯合體協議進行修改、審核、把關,報分管經營的副總經理或總經理助理及建筑企業總經濟師、總法律顧問審核,總經理或董事長審批。
6.房地產開發項目。對于有意向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由房地產公司對國內及當地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國家有關房地產的土地供應政策、稅收政策、銷售政策、法規、交通狀況、人文環境、地域特點、自然環境、建筑材料、市場行情、氣候條件、國家對當地的特殊政策等方面情況進行考察,編寫考察分析報告,報分管領導及總經濟師、總法律顧問審核,總經理并董事長審批。
7.投資風險。應遵循謹慎性原則適度、穩步推進。
財務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財務風險,主要表現在現金流、財務報告、應收賬款、對外擔保等方面。
1.財務資金部門定期向建筑企業領導提供準確、完整的資金情況表、應收賬款匯總表,并就目前的資金狀況提出合理化建議。
2.市場營銷部、各分子公司會同其下屬項目經理部對其承攬工程項目建設單位的資金來源、支付能力及信譽情況進行調查,于次年第一個月末匯總成冊,并交建筑企業工程管理部、工程經濟部、財務資金部、資金管理部、法規風險部等職能部門留存。
3.各項目經理部在簽訂勞務分包、專業分包、物資采購、設備租賃等分供合同時,應通過相關條款的約定,將資金壓力適度向承建商、分包商、供應商轉移。
4.以支票方式支付分供合同款項時,原則上均應填寫合同約定收款人的全稱,分供方領款人應有收款人的授權委托書,領取支票時,必須簽字。分供方要求匯款到指定賬戶或要求將款項支付第三人時,必須有分供方書面申請。
5.財務工作流程應嚴格按照建筑企業財務工作的有關規定執行。
市場風險及其應對措施
市場風險,主要表現在分包商、供應商的信譽等級、履約能力,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利率、匯率、產品的研發及更新、市場競爭等方面。
1.定期對各地人工費及專業分包價格進行統計,并在簽訂勞務及專業分包合同時進行把關。
2.定期對各地材料、設備價格進行統計,分析價格走勢,并在簽訂材料、設備合同時進行把關。
3.定期對分供合作單位的信譽等級、履約能力進行評判,制定合格勞務隊、分包商、供應商名冊,并監督項目經理部對勞務隊、分包商、供應商使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