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每個企業申報資質的過程都一樣,都是非常艱辛的,都是心里非常沒底的,即使企業的工程做得超級棒,管理做得超級好,但要是資質申報的資料做得不行,那對不起,資質就批不下來。當然反過來,雖然有些企業幾乎對建筑一竅不通,但他資質申報材料做得很好,能不能過,答案還真不知道,但絕對是有過的可能性的。據說市場上有很多所謂的一級企業,總部的人數估計也就十幾二十人,但他因為資質高,據說每年產值都能達到幾十億,這樣的奇葩事,外行人想得到嗎?正因為資質申報如此的艱難,這也誕生了中國無數的資質代理機構,幾乎催生出了一個新的行業,勘察設計和施工的資質都有著一定的“市場價”,比如一級1000萬、特級5000萬等。中國某沿海城市有個特級企業,施工基本都沒搞了,但因為有個特級,據說當地的有關部門剝離了那些“不良資產”后,單單一項資質就賣了5000多萬,這也能從另外一方面體現出資質的含金量。
但企業的資質高是不是水平就是高呢?我們都知道,企業是由人組成的,中國的平均企業壽命是3年左右,但中國有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壽命卻很長,為什么?因為資質值錢!如果你的企業管理不行,那么還可以把資質賣掉,然后人呢,當然,原來的人都不在了,但等級還在,是一級還是一級,是特級還是特級。
資質的審批,對很多政府部門人員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說好事,那是因為你掌握著資質審批,幾乎掌握的企業的生殺大權,很多企業為了能搞上資質,無所不用其極,找代理、找關系、送金錢、送小姐,烏煙瘴氣,據說為此進去吃公糧的也不少,為此進去吃公糧,好事就變成了壞事,所以說,資質審批對政府從事資質的人員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更奇葩的事又來了,因為資質的申請、升級需要考核人員的組成,這誕生了一大批不干事光拿錢的考證族,這些人不在企業上班、不在企業干事,卻利用中國社保跨地區的漏洞,拿著兩份社保,兩份收入,而且這些資質證書在沒有產生任何社會價值的情況下,還真形成了市場價值,比如前幾年,注冊電氣工程師(發輸變電)三年的掛靠價格達到了75萬,一級注冊建造師的價格在每年3-6萬不等,這些數字,外行人或許看了會口呆目瞪,但事實就是如此。當然我們不能罵這些人是社會的蛀蟲,而應該罵的是,是什么原因形成了這種怪現象,不干活、光拿錢,而且還允許這種嚴重擾亂市場、消耗巨大社會價值的事情存在社會上這么久。雖然目前住建部的建筑市場管理對這些人作出了處罰,但筆者認為他們只不過是制度的犧牲品,被揪出來的這些人,也就是受點名譽損失,輸了面子、得了里子,據說這群人中,高校、甚至政府人員還不少!
怪胎終將消失
建筑業資質制度和注冊工程師管理制度結合起來的怪胎,確確實實已經成了社會的毒瘤,除了能促進培訓機構,代理機構的發展外,這對建筑業的管理和健康發展形成了巨大的危害。建筑業是綜合能力和專業能力都要求很高的行業,這樣的建筑市場管理,其中確實隱藏著巨大無比的風險。在這怪胎的形成過程中,或許部分相關的政府行業管理人員、掛證人員獲得了實惠,但這些實惠,無疑也就是怪胎生產出來的副產品而已。
這一屆住建部,從近兩年的改革措施來看,我們必須為其點贊,通過信息化進行動態管理,讓建筑業這潭水變得更為清澈,讓怪胎逐步消失,讓更多的人能真正地在這個行業勞有所得、勞有應得,真正讓建筑用戶獲得實惠。(來源:黑帽子)
附件:2016年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全文
2016年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全文
《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已經第20次部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發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關于建筑業企業資質管理規定全文內容,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建筑活動的監督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安全,促進建筑業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申請建筑業企業資質,實施對建筑業企業資質監督管理,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建筑業企業,是指從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線路管道設備安裝工程的新建、擴建、改建等施工活動的企業。
第三條 企業應當按照其擁有的資產、主要人員、已完成的工程業績和技術裝備等條件申請建筑業企業資質,經審查合格,取得建筑業企業資質證書后,方可在資質許可的范圍內從事建筑施工活動。
第四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建筑業企業資質的統一監督管理。國務院交通運輸、水利、工業信息化等有關部門配合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實施相關資質類別建筑業企業資質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