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看能減去多少“成本”
據了解,關于餐飲業納入“營改增”的呼聲早已有之。2012年,部分行業首次開啟營改增試點。2013年的全國兩會,重慶陶然居董事長嚴琦就拿出了關于降低餐飲業稅費負擔的提案,其中有大篇幅內容是關于“營改增”的。連續幾年的兩會代表委員提案議案中,“營改增”都在提交之列。
今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作了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到營改增。政策原文:全面實施“營改增”,從5月1日起,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其中,餐飲業就歸于生活服務業。
那么,“營改增”究竟會多大程度降低稅負?比如,對于一個小規模納稅人來說,綜合征收率從5%降到3%,相比當前稅負,“營改增”后其稅負一定會降低。而一般納稅人6%的增值稅稅率雖然比以前5%的營業稅稅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可以采取進項稅抵扣,稅負變化就不太確定了,關鍵在于“成本”能減去多少。
執行中會面臨很多問題“成本”能減去多少,確實是困擾不少餐飲界人士的難題。因為餐飲業進貨渠道多為農戶和個體工商戶,基本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這就有可能導致無法抵扣進項,反而使稅負提升。“現在關于“營改增”,一切都不好說,餐飲業比較特殊,我們去菜市場進貨很少能開發票,即使可以開,也會被市場索要幾個點的稅費,所以在執行中肯定會面臨很多問題,現在只能觀望。”濟南快餐協會秘書長肖國成分析。
“像我們的原材料基本占成本的40%左右,多數是沒法開發票的。”小廣寒1904精品餐廳負責人李建軍分析,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稅負如何變化確實是個未知數,不過,他的餐廳為小規模納稅人,所以對于即將到來的營改增是樂觀的。
所以,此前就有餐飲界人士建議國家要高度重視抵扣鏈條不完善的問題,在營改增中應將餐飲業單獨列出來,考慮設定一個平均抵扣率,或者將餐飲業作為小規模納稅人采取簡易征收的方式對待,以降低餐飲業稅負成本。
(5)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取得(不含自建)的不動產(不含個體工商戶銷售購買的住房和其他個人銷售不動產),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該項不動產購置原價或者取得不動產時的作價后的余額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6)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其自建的不動產,應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為銷售額,按照5%的征收率計算應納稅額。納稅人應按照上述計稅方法在不動產所在地預繳稅款后,向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7)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老項目,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計稅。
(8)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小規模納稅人,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按照5%的征收率計稅。
(9)房地產開發企業采取預收款方式銷售所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在收到預收款時按照3%的預征率預繳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