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互聯網家裝爆發年,僅一年內誕生了200余家互聯網家裝企業,不管是否有無互聯網基因,都進入了家裝行業。2016年是發展的一年,大家不再單講故事,講理念,而是落地,修煉內功的一年。不管是互聯網基因的企業進入到家裝行業,還是傳統的家裝行業在運用互聯網,現在都在考慮怎么樣提高用戶體驗、提高產品能力、提高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提高設計師的能力、提高工地交付能力。
相對于2015年,互聯網家裝顯得平靜不少,大家對于互聯網家裝的模式、概念、和傳統企業的不同等探討也越來越少了。今天大家談的更多的是如何具體化,如何落地。中國武術界有句話,叫“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做企業也是如此,通過市場去提升你的品牌的影響力、市場的影響力,這就是筋骨皮,對內的一口氣是企業的真正的核心能力建設。那么核心的能力建設是哪些呢?如果2016年是互聯網家裝企業“修煉內功”的一年,那么這個內功到底是什么?我們可不可以把這個內功中的核心能力建設變成幾個關鍵詞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流量轉化能力和工地交付能力
傳統的家裝企業獲取流量的渠道過于簡單,往往是通過廣告投放或者門店的大招牌攬客。這種獲取方式渠道成本高,且物理位置有限制,不利于其快速發展。而互聯網企業在工地交付能力上還有不少需要加強的地方,需要借鑒傳統家裝企業的經驗。不管是傳統企業還是互聯網企業,都開始意識到,各有優缺。其實互聯網就像老子說的“無為而治”,互聯網是什么呢?它是一種連接。那么,不管是互聯網企業所說的流量也好,還是我們傳統企業所說的用戶也好,它們的轉化能力能不能用互聯網作為連接,連接之后提升它的效率,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的建設。
有觀點認為在2016年交付能力比流量能力更加的重要。但是對于沒有用戶沉淀的企業而言,可能連接用戶的能力、流量轉化的能力會比工地交付的能力更加的重要。其實這些是不同企業的不同基因決定的,每個企業面臨的問題也不同,只有對癥下藥。而這藥就是核心能力建設,企業抓住核心能力建設,把短板補長,讓長板進一步提升。
設計師能力和產品化能力
目前中國設計師資源兩極分化嚴重,其中90%的設計師是銷售型設計師,是業務員。而不到10%的設計師可以提供全案設計服務,而高大上的設計師整天談的是陽春白雪,離主力裝修人群遠,只服務小眾高端用戶。而裝修主力軍們需要的是一個更接地氣,更實實在在的家裝生活場景。為了提升設計師的能力,很多互聯網家裝企業都會想辦法去把產品做的更加標準化,因為只有標準化了之后,才能大規模的復制,但你的產品標準化后是否是家裝用戶的需求是關鍵。
為什么要在產品化能力前加一個設計師能力?在家裝行業,我們的設計師的概念從最簡單的、最入門級的營銷型的設計師,到全案的設計師,到大咖型的設計師,可能劃分的維度非常多。而今天已經不能再簡單的把設計、施工和材料按三個環節割裂來看了,這三塊更應該是一個整體的家裝解決方案。同時互聯網家裝還會融入更多的設計師,比如木作企業的設計師,樓梯設計師、木門設計師、櫥柜設計師等,應該統一都定位成整體家裝設計師。未來在設計端就已解決用戶對于家的生活場景的一切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