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互聯網家裝涉及到的行業范圍較廣,市場規模的過度強大,用戶和家裝公司的過于繁雜最終導致了互聯網家裝公司很難再短時間內建立一個有效的平臺,并利用這個平臺對家裝相關方進行有效控制。在缺少了有效控制之后,互聯網家裝公司重新陷入到了怪圈之中,用戶的痛點并未消除,互聯網家裝鼓吹的顛覆性改變并未到來,市場鼓吹的顛覆性改變最終變成了一個噱頭。
創新的互聯網技術并不能和家裝行業建立天然的聯系。“互聯網+”時代之所以會來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互聯網技術與相關行業建立了密切的聯系,并借助這種聯系給用戶帶來的實質性的體驗上的改變。然而,互聯網技術卻和家裝行業并沒有建立類似的聯系,用戶雖然通過互聯網獲得了相關信息,但是這是互聯網時代就能夠做到的,并非“互聯網+”時代產物。如果將這些東西歸結到“互聯網+”時代的話,顯然并不全面。
很多互聯網家裝公司都在試圖通過將全新的技術適用到家裝行業上以給其帶來有益的改變,并試圖將互聯網與其他行業融合的先進經驗適用到家裝行業身上。然而,等到他們將這些技術硬生生地加在家裝行業之中的時候卻發現家裝行業與這些技術并不能建立一種天然而又密切的聯系。無論從用戶體驗還是從行業改變上來講,互聯網技術與家裝行業似乎永遠都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個事物,并不能產生深度融合。
互聯網技術與家裝行業的這種“密而不和”的關系最終導致了有關互聯網家裝是一個偽命題的疑問,被市場和資本寄予厚望的互聯網家裝公司并未給市場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整個市場依然停留在相對初級的階段。
體驗的改變只是給傷痕累累用戶的一劑春藥。互聯網家裝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其中一個很大原因是因為在傳統的家裝過程當中,業主們承受了太多不公正的待遇,遭遇了太多陷阱。而介入到互聯網家裝領域的人們通過鼓吹體驗的改變來獲得更多的用戶。
很多互聯網家裝公司都在鼓吹互聯網家裝公司能夠給用戶帶來與傳統家裝不同的體驗:通過整合供應鏈避免價格陷阱、通過手機端實現實時監控、通過整合設計方案避免設計失當。然而,這些所謂的體驗上的改變在等到實際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裝修材料的供應上會出現很多供應鏈無法及時供應導致的停工和延期的現象、手機端的實時監控由于信號傳輸的問題難以起到根本性的作用的問題、整合設計方案的過程中由于缺少戶型的實際導致一些設計方案無法量產最終導致設計資源浪費的現象。
互聯網家裝的這些優質體驗讓在傳統裝修中苦苦掙扎的用戶看到了一絲曙光,在互聯網家裝誕生之時,這些用戶紛紛導向互聯網家裝,而等到這些用戶體驗到真正的互聯網家裝之后,他們卻發現市場鼓吹的互聯網家裝體驗只不過是一場鬧劇而已,而體驗的改變只是給傷痕累累的用戶增加了一劑春藥而已,等到激情過后,用戶并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東西,甚至還有留下“后遺癥”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