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大力推動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
(一)穩步提高建筑節能水平。
制定實施我國建筑節能標準提升路線圖。推動北方地區在城鎮新建居住建筑中實施75%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南方地區以超大及特大城市為切入點,推動實施更高要求的節能強制性標準。分類制定建筑全生命周期能源消耗標準定額。鼓勵保障性住房、政府辦公建筑及公益性建筑率先執行更高水平節能標準。在不同氣候區盡快建設一批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發揮建筑能效提升標桿引領作用。啟動超低能耗社區建設試點。進一步完善新建建筑在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環節的節能監管機制。完善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項目的節能審查、調適及評估制度。推動北方地區城市對具有改造價值老舊住宅實施節能改造。推進北方城市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開展城市智慧熱網試點。在城市老舊住宅小區開展以節能改造為重點,以助老設施改造、環境綜合整治等其他改造為補充的節能宜居綜合改造試點,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造模式和組織機制。深入推進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及能效公示工作,進一步加強能耗監測平臺建設,逐步擴大監測建筑數量及監測深度,強化統計監測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構建分類型的能耗限額體系。建立基于能耗數據的重點建筑用能管理制度,支持采取合同能源管理、能效交易、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市場機制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促進城市建筑能源資源消費信息數據平臺建設,逐步完善信息公開和共享機制,探索開展基于數據的城市建筑能效比對工作。
(二)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
實施綠色建筑推廣目標考核管理機制。建立綠色建筑進展定期報告及考核制度。加大綠色建筑強制推廣力度,逐步實現東部地區省市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中部地區省會城市及重點城市、西部地區重點城市強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強化綠色建筑質量管理,鼓勵各地采用綠色建筑標準開展施工圖審查、施工、竣工驗收,逐步將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納入工程管理程序。完善綠色建筑評價體系,加大評價標識推進力度,強化對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引導,加強對標識項目建設情況的跟蹤管理。推進綠色生態城區、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綠色建筑產業示范園區建設。推進綠色建筑全產業鏈發展,以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為抓手,推廣應用綠色建筑新技術、新產品。在建造環節,加大綠色施工技術和綠色建材推廣應用力度,在建筑運行環節推廣綠色運營模式,發展綠色物業。
(三)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加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推廣力度,鼓勵有條件地區全面做好可再生能源資源條件勘察和利用條件調查,并編制可再生能源應用規劃。研究建立新建建筑工程可再生能源應用專項論證制度。加大太陽能光熱系統在城市中低層住宅及酒店、學校等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中的推廣力度。在傳統非采暖的夏熱冬冷地區,積極推廣利用空氣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熱泵技術供暖,建立小區級的城市微采暖系統。具備條件的,利用工業余熱,建立熱電聯產的分區域集中供熱模式。利用海水源、江水源熱泵技術,在末端用能負荷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因地制宜地建立區域可再生能源站。建立可再生能源與傳統能源協調互補、梯級利用的綜合能源供應體系,大力推廣太陽能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建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微網系統,實現分布式能源與智能調度充分結合。制定分布式能源建筑應用標準,在城市燃氣未覆蓋地區,推廣采用污水廠污泥制備沼氣技術。
(四)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加快建筑業生產方式變革,推廣綠色低碳建造方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和鋼結構建筑發展,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積極擴大裝配式建筑應用規模,明確重點應用區域,提高應用比例。總結推廣先進適用的裝配式建筑技術和產品體系,加快推動發展內外裝修、外圍護結構和管線設備集成等建筑部品體系。制定裝配式建筑設計、構配件生產、施工裝修、質量檢驗和工程驗收等規范,完善模數協調、部品部件協調等技術標準。加強裝配式建筑產業能力建設,完善創新體系,加強關鍵共性技術研發應用,扶持培育一批產業龍頭企業和產業聯盟。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與信息化深度融合,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網絡的協同工作等信息技術應用,推進智能化生產、運輸和裝配,鼓勵企業裝配式施工,現場裝配。建立健全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育機制,大力培養專業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隊伍,提高技術技能水平。建設一批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創新建設管理模式,探索適應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招投標、工程造價、質量監督、安全管理、竣工驗收等管理制度。
(五)推廣應用綠色建材。
完善綠色建材評價體系,重點開展通用建筑材料、節能節地節水節材與建筑室內外環境保護等方面材料和產品的綠色評價工作。利用“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綠色建材公共服務系統,動態發布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及相關信息,監管綠色建材評價和應用,實現綠色建材產品全程可追溯,促進形成全國統一、開放有序的綠色建材市場。圍繞綠色建筑需求和建材工業發展方向,強化綠色建筑等對綠色建材的應用要求。大力開展綠色建材示范工程、產業化基地建設。以建筑垃圾處理和再利用為重點,加強再生建材生產技術和工藝研發以及推廣應用工作,提高固體廢棄物消納量和建材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