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勢一周大事
市政府在國家批準的限額內依法舉債,區政府確需舉借債務的由市政府代為舉借;政府舉債通過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評級制度、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的方式,遵循市場化原則;建立“借、用、還”相統一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研究建立政府資產報告制度和可償債資產與地方政府債務相匹配機制,完善風險評估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確保不發生區域性和系統性債務風險。
通知表示,將內銷選擇性征收關稅政策試點擴大到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四個自貿試驗區所在省(市)的其他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區、保稅物流園區除外),以及河南新鄭綜合保稅區、湖北武漢出口加工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四川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和陜西西安出口加工區5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近幾年,伴隨“渝新歐”中歐班列在隆隆聲中聯通亞歐大陸、中國和新加坡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落戶兩江新區等標志性事件的到來,重慶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正在釋放新活力。逐步趨于完善的立體口岸體系、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實施推進,則強化了這座內陸重要城市向東、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
進行全面財稅調整,主要是‘五增五減’,增加享受型產品和奢侈型產品的稅收,降低生存必須品稅收;增加成熟工業品稅收,適當降低高科技產品稅收;增加機器密集型產品稅收,降低勞動密集型產品稅收;增加專項服務收費,降低企業增值稅和所得稅等公共稅收;最后是個人所得稅地方化,降低個人所得稅,增加納稅群體,支撐地方財政。”
即使全球央行已經把貨幣寬松政策發揮到極致,但經濟復蘇進程仍然脆弱,而且竟然沒有引發貨幣主義預言的通脹,美歐日仍然在為走出通縮而戰。根據貨幣數量方程MV=PQ,大規模投放的貨幣并未在全球引發經濟Q的復蘇,而是通過貨幣流動速度下降落入流動性陷阱和推升廣義價格P的上漲。
下半年化解過剩產能的任務非常艱巨,還剩下難啃的硬骨頭需要攻克。隨著9月關停高潮將至,人員安置、不良貸款暴露壓力將加劇。據透露,目前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將通過推動兼并重組、債務重組、破產清算等多個渠道,依法依規處置好產能退出企業涉及的債務問題。
李克強在貴陽出席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暨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時表示,以大數據為代表的創新意識和傳統產業長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結合,使新舊動能融合發展,并帶動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有力推動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融合發展,打造中國經濟發展的“雙引擎”。
中國企業目前面臨三大挑戰。第一,人口紅利、資源紅利消失,人力成本、原料成本迅速上漲,原有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需要創新業務模式,加強內部管理。第二,中國企業處于高度競爭的環境中,其中,民營企業將操縱控制型的管理發揮到了極致,但同樣也面臨著發展的瓶頸。第三,企業之間存在低水平重復競爭,導致利潤下降,甚至虧本經營。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漲幅與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漲2.1%,農村上漲2.1%。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5.0%,衣著上漲1.6%,居住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5%,交通和通信下降2.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3%,醫療保健上漲3.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4%。
出口實現五連增,這是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一個積極信號。總體來看,目前外需仍然疲軟,外貿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回穩向好的基本面未變。當前發展外貿應加快挖掘新的合作區域、新的產品等,釋放增長潛力,同時要狠抓外貿回穩向好政策的落實,為企業減負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