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一直是衡量全球大型公司的最著名、最權威的榜單,被譽為“終極榜單”,由《財富》雜志每年發布一次。
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總營業收入為27.6萬億美元,凈利潤之和為1.48萬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11.5%和11.3%。入圍門檻為209.2億美元,比去年的237.2億美元下降11.8%。去年榜單最后一名的營業收入在今年可以排到第449位。
盡管全球企業經營狀況不佳,但是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公司排行榜中的地位卻進一步上升。在今年的排行榜上,中國兩岸三地一共有110家企業上榜,含臺灣企業7家。這一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在榜上僅次于美國而穩居全球第二位。
13家中國內地公司首次上榜,其中包括電子商務公司京東、家電巨頭美的集團,以及三大房地產公司:萬科、大連萬達、恒大。
令業內人士關注的是,在今年世界500強排行榜上,有9家中國承包商入圍(見表),這9家承包商繼去年創《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入圍中國承包商最多之后,又繼續保持這種優勢,且這9家上榜的中國承包商相較去年各自的排行情況,名次均明顯上升。在9家上榜的中國承包商中,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太平洋建設集團等4家建筑企業進入了前100強。
縱觀2016年《財富》500強中國建筑企業的業績:
國企更容易在目前市場競爭規則中取勝。在過去的1年里,建筑業經歷了斷崖式的下跌,雖然國企發展勢頭仍然良好,但同樣面臨著種種風險,李福和在文中提到“大型建筑國企在政策、資源、品牌、項目管理、技術等方面,居于明顯的優勢。但國企有它固有的難處,在獲得資源的同時,上帝也給了國企另一面,體制和機制的劣勢,或許有一天,當大量PPP項目無法兌現的時候,建筑國企也會陷入僵局?建筑國企的優勢能持續多久?”——《中華建筑報》蔡敏
縱觀2016年《財富》500強中國企業的業績:
細看中國上榜企業的類型和利潤,不難發現中國企業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110家中國上榜企業中有7家中國臺灣企業,其余103家大陸與港澳上榜企業中共有10家銀行,其總利潤達到1816億美元,占上榜103家企業總利潤的55%。也就是說,剩下93家企業的總利潤僅為1475億美元,每家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僅有不到16億美元,這一盈利水平低于許多其他國家的企業。中國企業,尤其是鋼鐵、汽車生產等傳統企業,還需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轉型升級,提高利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