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業內人士稱為互聯網家裝元年,大概是因為2015年互聯網家裝拿到融資太容易了,然后很快就到了2015年冬天,互聯網家裝遭遇資本寒冬,一些過度依賴資本的初創型的小公司很快倒地不起。2016年,不得不說風投更加謹慎,但關于互聯網家裝的爭論依然火熱。互聯網家裝到底是否需要依靠資本存活成為近期爭議的話題。
互聯網家裝成營銷手段
2015年,與其說資本看上互聯網家裝,不如說資本看上的是家裝行業的4萬億市場。幾乎每個面向投資人的創業者,也拿4萬億作為誘餌,讓投資人感覺隨便在家裝市場切分一點就能輕松贏得好幾億的市場。
然而,“縱觀整個家裝行業近二十年的歷史,家裝市場非常龐大,但是這么多年家裝行業沒有出現一家年產值在50億以上的企業。”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秘書長張仁指出。
家裝本身的長鏈條、屬性決定了家裝行業目前還是大行業、小企業的模式。東易日盛2015年家裝業務營收21.23億元,凈利潤0.98億元,2016年一季度報營業總收入4.07億,但凈利潤虧損0.62億;金螳螂2015年電子商務營收0.27億元。種種數據可以看出,企業一年運營下來實現幾個億并不輕松。更何況很多互聯網家裝企業都是2015年新崛起的企業,有些企業誕生于互聯網,卻與家裝行業脫鉤,這些企業在2015年資本風潮過去后,基本處于倒閉的狀態。
而一些號稱有互聯網基因也有家裝經驗的互聯網家裝,在今年能達到盈虧持平的狀態已經算不錯的了,他們對于4萬億的家裝市場來說,還是極小的一分子,并不能帶來所謂的“顛覆”,更多的企業不過是將傳統的互聯網技術當成了一種營銷手段而已。
家裝市場競爭加劇、面臨困境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目前越來越年輕的消費群體選擇利用網絡來了解裝修。不同于過去傳統家裝時代的信息不對稱,網絡幫助消費者解決了傳統家裝行業中信息不對稱、設計不到位、裝修材料虛假、工藝工序不正確等各種信息,相對于傳統裝修年代,消費者了解得更多,關注點也更多。
目前,隨著精裝房的推廣,傳統的大的裝修企業也轉型精裝房裝修,小企業轉向二手房裝修市場,二手房甚至成為一些裝修公司最重要的業務。有數據顯示,2016年新房精裝和舊房改造性裝修的工程量會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預計2016年家裝市場整體規模的增長率將在8%左右,達到1.79億元。但市場的細分、材料品種的繁多依然改變不了裝修市場競爭的加劇。
居然之家董事長兼總裁汪林朋曾在首屆家居流通大會上宣稱,目前中國家居市場面臨嚴重同質化、效率低下體驗差、受互聯網沖擊信心不足三大困境,至少1/3的中小市場會退出市場。這同樣也是家裝市場面臨的困境。
近兩年來,互聯網家裝的發展,讓傳統家裝不得不揭開長久掩蓋的真相,加入到更加透明化的裝修流程中。但互聯網家裝是否能取代傳統家裝,目前還無法看清。家裝的質量和服務是重點,質量代表著產品質量和性價比,這就要求產品供應鏈的能力。而服務則是整個工程的服務狀態,家裝不像一個標準化產品,有標準化生產線即可完成。家裝的尷尬也在于它并沒有標準的生產線,每個工人、每個工程的施工水平都不一樣,標準化在家裝行業還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