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系統而全面的定義
2014年2月4日,穆峰在億歐網作了題為《家裝O2O大勢,互聯網裝修的崛起》訪談,3月20日前后,發表的《深度解析:等風來的“互聯網裝修”》在各大知名科技媒體廣泛傳播。文中首次系統提出并闡述了互聯網家裝的概念,之后也有迭代:
互聯網家裝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工具,改造裝修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標準化、技術化及去中間化、去渠道化,優化或重構裝修產業鏈,提高生產和運營效率,降低產品及服務成本,改善裝修用戶的體驗,讓裝修變得簡單、透明、精致,性價比更高!
這里特別強調一點,互聯網思維的“用戶思維導向”在家裝領域尤為重要,因為以前的一錘子買賣太多了,不會管你的感受,賺到錢就行。
讓我想起有住網CEO楊鐵男在《“顛覆”傳統家裝,互聯網家裝的實踐論》一書的推薦序所言:用戶是根,而用戶思維就是尋根。第一是以用戶思維來創造好產品。第二是靠用戶的口碑來做傳播和營銷。通過用戶交互和反饋來不斷的提升產品滿足大多數用戶的體驗。這是整個家裝產品O2O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理念:“讓用戶來說話”。
總之互聯網家裝的核心點是建立在標準化、技術化和垂直化之上的效率、成本和體驗三個關鍵點。
四個標準判定互聯網家裝
獲客成本的降低
得先解決糧草問題,有單子,且能持續獲取單子。不管是靠內容運營,還是社交媒體傳播,不為單子發愁。
互聯網家裝的整包銷售成本必須控制在合同成本3%以內,不管是電銷、sem,一定是控制成本,提高報名轉化率、上門轉化率及訂單轉化,最起碼得做到付費渠道的線上訪客報名轉化率5%~10%,上門轉化率30%~50%,定單轉化率40%~60%。現在一些互聯網家裝的整包產品的客單價在七八萬左右,而銷售成本也就2000左右。
這背后邏輯是獲客成本降不下來,想要毛利在20%以上很難。還有一點是標準化之后的規模化必須是建立在口碑回單基礎上,要不然品牌的信任會被透支,回單比例低于20%會陷于惡性循環,導致獲客成本持續高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