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質疑說互聯網家裝不存在,或者說是二道販子,亦或是一塌糊涂還不如傳統裝修。到底怎么去看待互聯網家裝?互聯網家裝又如何發展?
有一個真實的段子。一裝修用戶到傳統裝修那邊對簽合同心里沒譜,就說起了互聯網家裝如何如何。設計師一聽就說:“你看互聯網家裝雖然性價比高,比我們看似便宜,但熬不長。你想想他們都是燒錢的,說是質保五年,可能錢燒三年就沒了,就倒閉了。你有問題了,人都找不到;若是再快些,可能你家一開工沒多久,他們就關門了!”
其實主要的幾家做整包的平均毛利都在20%以上,還不至于賠本賺吆喝。雖然到2016年上半年,互聯網家裝更多是在營銷獲客、各項標準化上下了功夫,一定程度提高了行業效率,降低了產品服務成本,但由于時間短、規模小,可復制性地摸索,對裝修更深層次地改造還在進行,畢竟傳統裝修壁壘重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不少關于互聯網家裝的盤點和所謂數據分析,但往往判斷的標準是“只要自己說是互聯網家裝那就算是”,想想也挺滑稽的,即使到現在也只是憑感覺、憑熟悉程度去判斷。
什么才是互聯網家裝?
1.“標準”、“極致”、“透明”
在2015年年初,行業內普遍將標準、極致、透明,認為是互聯網家裝的3個關鍵詞。
標準是指將家裝復雜的單項報價通過按平米單價報價,這背后是產品、設計、材料、工程管理等的各項標準化,把復雜、難以確定的裝修服務過程,透明化地呈現在網上,降低在線上交易的難度;極致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前端低成本營銷獲客,及去中間化的渠道成本,通過標準化施工,縮短工期,使得產品具有穿透力的價格;透明不僅是指網上信息的透明,還包括整個產品、工程管理以及所有環節的透明。
2.“成本”、“效率”、“標準化”
之后,隨著大家認識的深入,發現極致和透明是表象,或者說是給用戶的價值。而追本溯源到經營層面則是“效率”、“成本” 和“標準化”,這時互聯網家裝可以理解為:
“將價格不透明、工期冗長、成本浪費的傳統家裝,改變成為可定價、定期的標準化家裝,并通過線上實現預約和全程監控,線下實現體驗和交付的新型家裝模式。通過用戶參與,快速迭代,優化產品。”
當然這里有個局限,就是講互聯網家裝等同于標準化的整包產品,肯定不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