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是把雙刃劍。但從長遠看,作為基礎行業的建筑業實施營改增有利于降低整個社會的稅負水平,推動建筑業生產方式的轉變,促進建筑企業進一步加強內部管理和控制,加快轉型升級。
“我認為‘營改增’對建筑行業最大的影響是導致建筑行業的重新洗牌。對管理不規范、對發票管理不重視的企業,特別是這些聯營掛靠的項目,將來肯定是一個字:‘死’。規范的企業、上市公司這部分企業肯定是要生存下來,因為稅制改革不可能打掉一個行業,只會對這個行業重新洗牌?!痹诓痪们皬V東省建筑業協會與中國建筑業協會聯合舉辦的“建筑業‘營改增’最新政策解讀及操作實務專題培訓班”上,陜西建工集團財務部部長張杰在接受廣東建設報記者采訪時說。
陜西建工集團早在2012年就開始了“營改增”的試點工作,先后出臺了《陜西建工集團應對“營改增”的實施方案》、《建筑企業“營改增”模擬試點工作流程》等,并按照“營改增”的規定和要求模擬運轉,對于“營改增”的認識非常深刻。
“通過‘營改增’的模擬運轉,發現‘營改增’后,企業‘收入減少,稅負增加、利潤減少、現金流受挫”。除鋼結構等少數專業工程稅負低于營業稅3%之外,房建、安裝、市政、公路等項目的增值稅稅負均高于3%,形勢不容樂觀。”張杰介紹說。
選擇最佳計稅方法減輕稅負壓力
“‘營改增’首先會影響到公司財務指標,更為重要的是:‘營改增’將對公司組織架構、業務模式、關聯交易、上下游產業鏈、制度流程、資質掛靠、投資管理、合同管理、財務管理、稅務管理、信息披露等諸多方面都會帶來沖擊和挑戰。”北京華政稅務師事務所董事長董國云在談到“營改增”時說。
此次“營改增”,不僅是我國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最深刻的一次財稅改革,對于建筑行業來說,影響最大、最為直接的是此次改革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四大行業全部納入營改增。建筑業“營改增”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變革,對建筑企業影響巨大,理解不透、做得不好,將使建筑企業僅剩微簿利潤付之東流。
據介紹, “營改增”以后,建筑業企業的名義稅率從營業稅的3%上升至增值稅的11%,名義稅負明顯加重。但是不同的建筑企業屬于不同的納稅人、采用哪種計稅方法,這些都會給建筑業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建筑服務適用的稅率雖然為11%,但是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以及一般納稅人提供部分建筑服務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征收率為3%。如一般納稅人以請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務,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一般納稅人為甲供工程提供的建筑服務,也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計稅。
靠掛靠收取管理費行為將終結
“營改增”將對建筑行業的整個業態將會帶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特別是一些原來有一定資質、主要依靠“掛靠”收取管理費的建筑企業將面臨能否“生存”的巨大壓力。
掛靠經營,雖然違反了有關規定,屬于不合法行為,但是在建筑行業卻是司空見慣,非常普遍地存在。有些企業甚至依靠掛靠才能生存。掛靠,作為建筑行業的一大“頑疾”,不僅擾亂了建筑市場,而且還滋生出很多腐敗問題。
實施營業稅的時候,掛靠的項目經理或者說包工頭,經常采取以虛開建筑業營業稅發票向承包方報賬的形式拿走其自身利潤,以逃避繳稅。但是“營改增”后,如果繼續沿用過去的掛靠行為,采取虛開發票的形式,則會面臨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風險,輕則補交稅款、滯納金,重則被處以罰款,甚至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營改增”后,虛假業務的情況將難以存在,而且即使業務真實,增值稅專用發票開具也要“三流合一”, “貨物、勞務及應稅服務流”、“資金流”、“發票流”必須都是同一開具發票方,三者必須“一致”。這對于原來的掛靠經營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問題。
如何應對“營改增”對掛靠經營帶來的影響?建筑業企業需要徹底清理項目經理掛靠經營行為,改變經營模式,采用總分包形式將工程分包給有資質的分包人,杜絕掛靠行為。
“‘營改增’后,‘聯營掛靠’、‘以包代管’等經營模式會受到巨大的沖擊,由此增加的稅負可能會危及企業的生存。”張杰建議說:“施工企業要及時轉變經營理念,調整經營結構,規范掛靠項目人員、合同、資金、成本、稅務等管理工作,對掛靠項目實行“自營化”管理,降低經營風險和涉稅風險?!?/p>
大型企業組織架構需進行大變革
“營改增”不僅對于建筑行業的業態產生巨大的影響,對于目前建筑企業,特別是大型建筑企業集團的組織架構將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增值稅“以票控稅、鏈條抵扣”的征管模式,每個環節均需嚴格按照進銷項稅額相抵的規定征收增值稅,大型建筑企業集團內部組織架構復雜,層級多,導致管理鏈條延長、流轉環節增多。目前建筑企業,特別是大型建筑企業集團的組織架構難以適應“營改增”。
“建筑行業存在二級單位借用集團公司的資質、平級公司之間借用資質、分公司代管項目、與集團外單位共享資質等行為,導致合同主體與分包、采購、租賃等業務脫節,出現合同流、發票流、貨物流、資金流“四流不一”的問題。實施‘營改增’后,合同主體與施工主體不一致,從而造成增值稅進銷項不匹配,加大了增值稅管理風險,直接影響到項目盈利水平。”張杰分析說。
大型建筑企業集團如何應對“營改增”,有專家建議將自身業務經營中較為專業的項目拆分出來,建立專業的子公司以運作處理相應的項目。“建筑企業可以成立勞務公司和租賃公司,解決勞務分包和機械設施租賃環節進項稅發票問題?!睆埥芙ㄗh說。
“營改增”將帶來建筑企業、特別是大型建筑企業組織架構的一次大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