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家裝O2O到底要不要燒錢的論戰不斷升級,資本亂戰下的家裝O2O市場走到了“燒錢”還是“顛覆”的十字路口。近日,齊家網CEO鄧華金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家裝O2O作為一個產業鏈本身就很重的行業,沒有20億燒不出什么東西,一個公司對于這個行業的摸索需要三到五年,否則根本無法生存下去。燒錢成了家裝O2O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然而,就在新近舉行的《互聯網+新商業峰會》上土巴兔CEO王國彬則表示,家裝O2O作為一個產業鏈延伸較長的行業,自身的低頻、非標準化、資本關注較少等特點造就了它并不是一個靠燒錢就能實現集聚式增長的行業。
家裝O2O是否需要燒錢,在資本巨頭頻繁覬覦的家裝行業無疑是一顆重磅炸彈,什么才是家裝O2O最適合的發展方向?資本是否會影響整個家裝行業的發展成為熱議的話題。
低頻、非標準化、資本介入較少讓燒錢模式并非萬能
眾所周知,家裝行業并非是一個高頻行業。低頻則意味著用戶習慣的養成和培養并不能完全按照美團、uber和滴滴等生活類O2O的燒錢模式來完成。對于用戶的維護需要更加長遠的眼光和更加深度的運營才能讓用戶在低頻選擇的情景下變得順理成章。而以流量帶來的用戶習慣的養成則具有更加實質性的效果,除了和用戶本身的自傳播能力之外,用戶對于平臺的信賴同樣是培養低頻用戶習慣的一種絕佳方式。
以國內較為領先的家裝O2O平臺土巴兔為例,在2012年,它的流量已經達到了行業NO.1,到2014年土巴兔的流量,已經比家裝領域中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來的綜合還要多,而今年土巴兔的流量可以說比行業第二名到第五十名加起來的流量總和還要多。而從2015年開始,土巴兔開始通過電視節目、地鐵、公交、樓宇等形式的廣告,讓這種流量得到轉化。這種以集聚式的用戶增量驅動低頻用戶消費轉化的做法說明低頻的行業單純地靠燒錢并不能在短期內達到良好的效果,而只有持續不斷的運營達到以量變驅動質變才能讓用后轉化變得順理成章。
非標準化是家裝O2O行業有別于其他行業的一個顯著特點,如果用工業化的流程對家裝行業進行生搬硬套的話勢必會適得其反。以美團、uber和滴滴為代表的生活類O2O品牌之所以發展得如此迅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夠進行標準化的操作。一旦能夠進行標準化的運作就說明它具有了簡單復制的能力,任何一個成功的模式都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復制到另外一個用戶身上。而家裝O2O并不是這樣。用戶對于裝修的需求千差萬別,裝修的設計風格同樣千差萬別,如果單純地靠一款APP進行快速出圖或者將成千上萬個用戶的裝修風格分成幾種裝修類型進行復制,勢必將會增加用戶痛點。在傳統條件下,被裝修黑幕和痛點牽絆地遍體鱗傷的用戶又走進了另外一個怪圈之中。
因此,利用燒錢模式開發一款裝修APP或者招聘一大批設計人員將不同用戶的需求硬生生地限制在某幾種裝修風格之中的做法非但無法減輕用戶的痛點,反而會讓用戶的痛點更加突出。燒錢模式非但不能給家裝行業帶來有益的改善,反而會讓這個行業陷入到更深的陷阱之中。
作為一個產業鏈延伸很長的行業,家裝市場從來就是一個很重的行業。牽扯到的行業較多、涉及到的流程較廣、影響到的范圍較大讓它成為一個并不十分受到資本青睞的行業。即使是2015年上半年的資本噴發期,家裝行業里能夠真正贏得老牌資本青睞的公司只有以土巴兔為代表的這些發展較為成熟的少數幾家家裝O2O公司而已。
資本的介入讓家裝O2O行業與其他行業一樣成了一個表現較為活躍的領域。然而,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家裝O2O行業受到資本青睞的程度遠遠不及美食、出行等消費類O2O行業。資本進入的謹慎讓資本巨頭在進入這個行業時非常謹慎,即使是選擇進入也會選擇實力較強的公司作為切入點。資本興趣的減弱以及關注度的持續降低讓家裝O2O并不會產生美團和大眾點評那種從相殺到相愛的那種格局。而這同樣造成了家裝O2O行業并沒有足夠的資本進行戰略布局,燒錢模式變得舉步維艱。
因此,家裝行業的低頻、非標準化、資本介入興趣不高等原因造成了家裝O2O行業并不能完全復制生活類或者消費類O2O的燒錢模式,只有真正解決用戶的剛需痛點才能最終贏得市場和用戶,而依靠燒錢帶來的行業改變只能看做是傳統家裝行業的一些創新型的改變而已。用土巴兔CEO王國彬的話來講,很多家裝O2O企業目前在做的只是錦上添花型的改變而已,并不能真正解決用戶的剛需痛點,而這終將會被用戶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