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贛鄱大地處處綻放燦爛的“雙創”之花時,在我省老工業區南昌市青云譜區,卻有一朵別具特色。這就是由該區原喬家柵食品廠老廠房變身而來的我省首個建筑裝飾設計師產業園——中航長江設計師產業園。
來到這里,眾創空間時尚創意,創業咖啡館、辦公區、功能區、會議室、項目路演區等一應俱全。一樓走廊的墻壁上,還貼著9名創業導師的照片和介紹,一旁則是8家天使投資團隊簡介,展現出完善的創業環境。然而,對腿有殘疾的8023效果圖制作團隊負責人黎偉來說,他看重的不僅是產業園零房租、減免物業費等扶持措施,更是這里以設計為切入點,集合材料采購、工程管理、資金融通等垂直產業鏈條,實現高度整合的“雙創”模式,使其所有業務對接工作在園區內即可完成,避免了過去的四處奔波。
正是有了這種由設計師集聚所產生的業務聯動,中航長江設計師產業園不斷吸引著越來越多像黎偉這樣的設計師入園創業,從而使得青云譜區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顯現出鮮明特色。
中航長江設計師產業園
橫向看,眾創空間活躍、眾扶手段豐富,創業平臺和創業資源不斷聚集;縱向看,眾包形式多樣、眾籌應用廣泛,創業者在產業鏈和資金鏈上不斷集聚。由此,青云譜區構建了5個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和4個為初創企業提供創業場所的科技企業孵化器,走出一條“創業指導+專業孵化+創業投資”的發展道路。青云譜區的“雙創”工作正如區委書記胡曉海所說,創業創新正成為青云譜老工業區轉型發展突破的契機,激發出了全社會創新創業的強大活力,打造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升級版”。
電子商務產業孵化基地
橫向
橫向聚集帶來的是日益濃厚的創業氛圍。“太方便了,原來要準備3份材料,現在只要1份就行,也不用幾個單位分開去跑了。”3月31日下午,在青云譜行政服務中心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窗口,江西德偌貿易有限公司經理鄭麗華切實感受到了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營業執照“三證合一”登記制度改革帶來的便利。這是青云譜區從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入手,大力支持“雙創”的具體體現。近年來,該區實施國稅、地稅聯合辦稅,全面推進稅源綜合管理改革,極大地方便了各類市場主體。他們還正擬定《關于加快推進青云譜區科技創新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和《青云譜區“青云眾創”認定管理辦法(試行)》等扶持措施。
隨著眾扶手段的不斷豐富,青云譜區眾創空間不斷成長。截至目前,已設立了28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總面積181.81萬平方米,入駐企業7102家。其中,青云小鎮創業孵化基地吸引50多家小微企業入駐,預計3年內將幫助100余名高校畢業生創業;青云譜區電商產業孵化基地被評為省電子商務示范基地。良好的創業創新環境,吸引了全國“2015·智慧城市”論壇、第二屆中國B2B電子商務大會在該區舉辦。
縱向
縱向集聚帶來的是更為完善的創業條件。3月29日,青云譜區優聯創業創新園里,90后“海歸”蔡天翔正在做項目計劃書。從英國留學回來后,他致力于自主創業,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直到年初,他在優聯創業創新園注冊了南昌韋思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很快就在園內募集了20萬元資金,成功開發了“普通話發音矯正教練手機客戶端”軟件。
青云譜區優聯創業創新園
近年來,為了幫助越來越多像蔡天翔這樣的年輕創業者,該區的各個眾創空間紛紛依托政府部門的支持,在創業鏈條上發力,為創業者提供了諸如費用減免、稅務咨詢、創業培訓、資本對接等一站式服務,為創業者提供了理想的工作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特別是為了破解融資難問題,他們還創新融資模式,大力推進“財園信貸通”業務,為轄區97家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貸款。僅2015年,就發放貸款5億余元。此外,通過推行“助保貸”,成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拓寬融資渠道,對小微企業提供“扶上馬送一程”的服務。去年,青云譜爭取到“兩創”基本性資金1500萬元,籌措融資資金4500萬元,使眾籌成為眾創的有力推手。
園區景象
資金眾籌、業務眾包、發展眾扶、合作眾創。青云譜區集群化的“雙創”模式,在縱向上以垂直產業鏈整合模式,打通了整體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使創業者能夠共同合作、互惠共贏,不但推進了產業轉型升級,而且為整個行業注入了創新驅動力;在橫向上以多樣化眾創空間的聚集,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
合縱連橫讓青云譜這個老工業區激蕩出了前所未有的“雙創”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