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而建筑在其形成及運營過程中以不同形式表現的大量消耗、改變和轉化自然資源的過程,無疑會對各方面環境造成影響,也勢必影響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建筑師以及設計師已經意識到,只有通過合理的建筑設計手段才能減輕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建筑與傳統建筑相比較更注重事先考慮建筑對環境的尊重與適應。其次考慮減少不可再生資源的應用、高效利用可再生資源以及考慮營造更為舒適的居住和工作空間等。
建筑物的循環再利用在資源緊張的21世紀已成為一個有潛力的課題。這使一些建筑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開始從另一個綠色角度考慮是否能利用現有的資源對已有的建筑物進行加工利用,減少建筑資源的浪費,為房地產企業在滿足市場客戶需求的基礎上,降低相關的建筑成本。通過對建筑物的循環再利用和再生設計,一方面可以避免和減少建筑建造過程中某些稀缺資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在建筑物使用過程中植入人性化理念,如采用綠色生活理念,利用相關可循環利用和再生的能源,利用太陽能進行取暖、供熱水,利用廢水再循環技術等,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達到節約能源、降低居住者的生活成本的效果。而隨著能源管理模式逐步被社會認可和推廣,新的環保政策出臺將提高建筑建設及運營成本,新的激勵政策將為建筑設計向生態方向發展提供動力。
行業品牌競爭趨勢
2014年7月10日繼國家發改委《關于放開部分建設項目服務收費標準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1573號)發布不久,又于 2015年2月11日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放開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2015]299號)。明確在已放開非政府投資及非政府委托的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的基礎上,全面放開實行政府指導價格管理的建設項目專業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取消收費標準后,建筑設計成果如何在市場中定價成為每個建筑設計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作為為市場提供技術服務的乙方,建筑設計企業在設計費議價過程中一直處于劣勢地位,隨著設計收費的全面放開和市場萎縮,設計企業一定會經歷一個相對困難期,建筑設計企業在市場中如何生存發展、如何做差異化、如何去同質化是每個建筑設計企業必須面臨的選擇。根據行業發展特點、參考國外先進國家的現實情況,我國未來建筑設計市場設計品質、企業品牌是影響設計價格的重要因素,企業品牌在企業所有內在元素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
建筑設計行業在分化,業內單位面臨經營模式、業務形態、競爭力要素的深刻轉變,在這個轉化的過程中,品牌經營將成為引領建筑設計院轉型變革的重要力量。對于我國建筑設計單位而言,資質源于計劃經濟,品牌則存在于不斷成熟的市場經濟中;資質的實質是行業壁壘,品牌的實質是差異化競爭。對于建筑設計單位而言,品牌是資源、是能力、是競爭優勢。作為智力服務型企業,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源、重要資源。
塑造、宣傳、提升是我國建筑設計單位推進品牌經營的三部曲。傳統的以任務為導向、產值為標準的運作模式需要摒棄,取而代之的是以經營為導向、價值創造為標準的運作模式。在這樣理念的指引下,從企業的戰略高度、核心競爭力培育角度、企業價值增值的角度構建品牌的運作體系,通過艱苦卓絕努力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塑造企業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