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中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概況和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發展狀況的歸納總結,透過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發展環境的變化,新常態下關注新視點的變化可以得出:未來,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發展將產生巨大變化。行業整體發展具有如下趨勢:
行業整體發展趨勢
伴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從高速、超高速向中高速變化。面對中國建筑市場整體產能過剩狀況,中國房地產市場持續調控,中央對興建樓、堂、館、所的嚴格限制,以及中央強力反腐的要求,加上中國建筑設計近幾年超常規的企業數量、人員隊伍的擴張,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發展面臨嚴峻形勢。雖然,從統計報表看,2014年全行業營業收入、利潤等指標有所增長,但新簽合同額大幅下降,整體達到67.68%,勘察設計新簽合同額下降54.63%。調研發現,2015年這一趨勢更加突出。建筑設計行業整體面臨任務不足,市場競爭激烈,業務規模受到強烈沖擊,行業整體發展面臨下滑趨勢。
為了保生存、穩增長,各建筑設計企業紛紛想辦法,挖潛、擴張、積極應對。無奈,由于整體建筑市場疲軟,新投資項目大幅減少,房地產市場復蘇有限,加上國家為實現穩增長投資的領域基本是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項目,與建筑設計領域吻合度有限,建筑設計企業擴張十分有限。而工程勘察設計收費價格標準放開,更增加了建筑設計企業市場競爭的慘烈度。建筑設計行業的企業數量占比、人員隊伍規模,已成為制約整個行業發展的弱勢因素。
市場規模的下降,勢必影響到企業效益的下滑。從調查情況看,絕大部分建筑設計企業面臨生產任務不足、新接任務急劇減少的狀況。即使在手項目也進展緩慢,客戶反復修改,不急于要圖,收費困難成為新常態。企業效益普遍下滑,人員隊伍出現波動,減薪、取消或降低獎金,甚至裁員時有發生??v觀全局,這種局面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中國建筑設計行業未來3年~5年將面臨整體下滑挑戰,需全行業高度關注,適應新常態、關注新視點、運用新思維,尋找新的增長點,積極迎接挑戰,是未來中國建筑設計行業的中心任務。
業務架構重塑趨勢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強調“三個轉變”:把外貿拉動、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內需驅動;把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為輔的經濟結構轉變為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經濟結構;把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產業轉變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三個轉變的第一個轉變就是改變以往外貿拉動、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方式。投資拉動在建筑行業體現得尤為突出,國家經濟發展方針的轉變,必然對建筑行業規模發展帶來利空,建筑設計市場規??s小成為未來的趨勢。目前,建筑設計企業承接的項目停建、緩建的情況時有發生,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擴大內需,需要建筑設計行業更加注重建筑產品的品質提升,需要更加專業化、精細化;加快實體經濟發展,又為擴大建筑產品規模及類型提供了可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也會引起建筑行業的巨大變化。建筑設計必須要融合新興產業催生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這對建筑設計企業接受新知識、整合資源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四位一體”轉變成“五位一體”,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擴展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新增的生態文明建設與建筑設計行業關系密切,建筑設計行業在其中承擔重要角色。建筑設計決定建筑的特性,只有在設計階段先行考慮到綠色、低碳、環保,考慮到人、自然、建筑的和諧統一,才能實現建成綠色環保建筑。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目標對建筑設計行業也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