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園林行業7家上市公司2015年業績披露完畢,業績分化明顯。受宏觀經濟影響,以地產園林為核心業務的傳統園林行業進入階段性調整期,行業競爭加劇,毛利率趨降,企業發展思路出現分化。
分析人士指出,PPP、“水十條”、海綿城市等相關政策的出臺,為園林行業升級發展提供了戰略發展機遇,市場競爭將從房地產園林領域延伸到生態修復、河道治理、綠色環保、旅游等領域,園林行業面臨產業升級轉型。
園林板塊業績分化
東方園林2015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02億元,同比下降7.07%。公司表示,傳統景觀行業不景氣,加上公司PPP項目訂單主要集中在下半年等因素影響,全年業績小幅下滑。
棕櫚園林2015年首次出現虧損,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11億元,同比下降149.39%。
普邦園林2015年凈利潤為2.14億元,同比下降46.18%。
上述三家園林上市公司凈利潤遭遇不同程度下降,均與園林主業受經濟下行壓力、房地產市場波動、地方政府債務調控等因素有關。
嶺南園林業績領跑園林行業,2015年實現營收18.89億元,同比增長73.5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43.53%。公司表示,園林業務穩步上升,文化創意業務板塊對公司整體業績貢獻效果明顯。未來公司將對文化創意、文化旅游等新型板塊持續投入,與園林板塊的協同作用對業績產生積極影響將逐步凸顯。
鐵漢生態、文科園林、云投生態2015年也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效益。這些公司均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強生態環保領域投入。鐵漢生態2015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06億元,同比增25.22%;文科園林擴大在生態環境治理、海綿城市建設、市政管廊建設、固廢處理等領域的業務規模,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9692萬元,同比增7.51%;云投生態依托云南豐富的旅游資源,打造流域治理與生態旅游綜合服務商,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126%。
生態修復市場空間大
生態環保是“十三五”期間政策大力支持的重頭戲,未來綠色城鎮及環保領域投資將加大。
專家介紹,目前城市水系受污染嚴重,流經城鎮的一些河段、城鄉結合部的一些溝渠塘壩污染普遍較重。據測算,由此帶來的生態環保業務規模或達20萬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加快生態修復,生態園林投資力度未來有望加大。業內人士指出,從園林景觀升級到水生態建設,或由此升級到其他環保領域、旅游領域,業務相關性較大,可以實現產業遞進。
在此背景下,眾多園林上市公司通過外延式并購加快戰略轉型。2015年,東方園林通過現金收購以及增資的方式分別取得申能環保60%股權、吳中固廢80%股權、金源銅業100%股權,投資成本合計17.26億元;鐵漢生態先后通過收購廣州環發環保與江西省水利投資集團合作設立產業基金等方式切入環保業務和拓展水污染治理業務。
棕櫚園林表示,2016年將在現有生態城鎮試點項目基礎之上,完善和豐富商業運營模式,積極開拓生態城鎮增量業務,從前端鎖定優質項目資源,為相關業務儲備客戶資源,發揮業務的協調效應。
環保、園林項目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對于政府或企業都是沉重負擔,引入社會資本的PPP模式將發揮共同利益最大化,也將加速推進環保園林領域改革。2015年第四季度以來,園林類上市公司PPP業務推進速度加快。
另外,海綿城市建設是國家“十三五”期間重點扶持方向。東方園林2015年至今新中標378億元項目,其中已有約140億元合同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