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 03. 回聲Echo - Maria Madonnini,高一強
關鍵詞:Memory記憶、“旅行”歸根結底是在尋找自己內心記憶的回聲。設計師認為,旅行歸根結底是在尋找自己內心的回聲。在漫步的同時,驗證著自我的想法、濾清思路并啟發自己在生活上的感悟,完成了人的心理和環境高度純凈化的過程。每個人也在設計師的作品里面尋找著自己的回聲。順著自己的想法,透過作品去創作自己心靈 的 世界。設計的終極目的在于撫慰和喚醒人們的感受,這是“回聲”的展覽的目的。
(Box 02穿越空間的旅程 & Box 03回聲Echo)
Box 04. 思索的旅程 - Antonio Iraci,周宸宸
“思索的旅程”設計概念源于“自我思考與重新審視”。它由Frank Chou Design Studio創意總監周宸宸,與意大利著名建筑師Antonio Iraci聯手打造。一個3m×3m×3m的半封閉空間,被有序排列的深色格柵與光束所包圍,遠遠看去極具建筑韻律感。在它的內部,一條狹窄的折線通道貫穿于空間對角線,當人們步入其中,即會被神秘的暗環境與角落里陳設的Kuan Chair, Romeo’s Ring Lamp所吸引。你可以選擇佇立或落座,凝望燈暈光環的同時,展開一場與自我內心的對話。
(Box 04. 思索的旅程)
Box 05. 創造力的無限可能 - Antonio Lamonarca,陳暄
作為一個建筑師和空間設計師,陳暄著迷于并置清晰的空間和幾何結構與強烈動物個性之間的沖突。她的代表作“本能”系列關注于肢體與表面之間形成的對比,體現一種不同的環境之間的平衡。此次陳喧與意大利建筑室內設計師Antonio Lamonarca攜手,利用鏡面、玻璃、真草等元素打造多重空間。而盒子里行走的家具則暗示了一個行走的家,通過人工、自然、有趣的舞臺效果呈現出設計師們對此次展覽主題的思考。
Box06. 多層感知的材質 - Giuliano Andrea Dell’Uva,孫大勇
繁忙的都市生活往往讓人們忽視大自然的美好。事實上,人、建筑、環境三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兩位設計師希望能夠讓植物成為建筑的材質,聯系人與環境,使建筑能傳導感知。利用含羞草這種有“互動性”的植物,讓植物的氣味和“行為”刺激人的感知, 發現植物表皮的生命的存在,從而感知自身的存在。
(Box06. 多層感知的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