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處省政府印發《關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對以出讓方式供應的建設項目用地,在規劃設計條件中明確項目的預制裝配率、全裝修成品住宅比例,列入土地出讓合同。這被業內普遍解讀為政府將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全裝修成品住宅。
為何要推廣裝配式建筑、全裝修成品住宅?這是否會拉高房價?會不會導致“千房一面”?……相關話題,迅速引發熱烈討論。記者就此采訪了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
A
關于裝配式建筑
造價比普通住房要高出10%到15%,但性價比高,更環保更好用
問:為何要推廣裝配式建筑?
答:裝配式建筑可以簡單理解為在工廠里生產房子組件,然后像搭積木一樣到現場拼裝。和現場澆筑墻體、梁、柱等方式相比,裝配式建筑具有節能、環保、快捷、耐久等優勢。施工工地上的建筑垃圾、粉塵、噪音等將明顯減少,有助于緩解PM2.5等問題;會大大縮短建設工期,標準化和品質管理等將使房屋生命周期和品質有明顯提升。這些優勢,有助于解決長期困擾建筑業的建設方式粗放、能源資源消耗高、建筑品質不高、工程質量安全存在一定隱患等問題。同時將實現建筑業全產業鏈生產方式的轉變,加快我省建筑產業現代化。
問:裝配式建筑的成本會更高嗎?
答:的確存在這個現象。目前裝配式建筑造價通常要高出10%到15%。有人擔心開發商可能因此提價。這使得部分開發商和消費者對裝配式建筑持觀望態度。但需要看到裝配式建筑的“高性價比”。同樣的強度和隔音性能情況下,裝配式建筑墻壁更薄,能提高房屋有效使用面積。
我省已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從財稅、土地、容積率等方面給予采用裝配式建筑的開發商以優惠,從而間接使消費者獲益。從長期來看,一旦市場形成規模,裝配式建筑成本將從劣勢轉為優勢——通過工廠規模化生產,它的成本將迅速降低至和傳統模式相同甚至更低。單就成都市而言,有人測算,如果裝配式建筑能有300萬平方米的市場規模,成本就能與傳統模式持平。
問:具體的支持優惠政策有哪些?
答:從土地支持方面來說,各地將優先支持建筑產業現代化基地和示范項目用地,對列入年度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優先安排用地指標。
從科技創新扶持來說,我省科技攻關計劃每年將安排科研經費,支持建筑產業現代化關鍵技術攻關和相關研究;利用現代化方式生產的企業,經申請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同時,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等前提下,對實施預制裝配式建筑的項目研究制定容積率獎勵政策。土地出讓時未明確但開發建設單位主動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建造的項目,在辦理規劃審批時,其外墻預制部分建筑面積(不超過規劃總建筑面積的3%)可不計入成交地塊的容積率核算;按照建筑產業現代化要求建造的商品房項目,它的項目預售資金監管比例可以適當放寬。
按照建筑產業現代化要求建造的商品房項目,還將在項目預售資金監管比例、政府投資項目投標、專項基金、評優評獎、融資等方面獲得支持。
B
關于全裝修成品住宅
標準化產品,交付后禁止“二次裝修”,但質量、價格更有保障
問:如何定義全裝修成品住宅?
答:所謂全裝修成品住宅,是指住宅交付前,套內所有功能空間的固定面鋪裝或涂飾、管線及終端安裝、廚房和衛生間的基本設施等全部完成,已具備基本使用功能的住房。
和“精裝房”“全裝修房”等稱謂相比,成品住宅有清晰的定義,是標準化產品。《四川省成品住宅裝修工程技術標準》對其裝修設計、墻面工程、樓地面工程等所有相關方面,甚至每個房間有多少個插座、離地面多高,都有統一要求和驗收標準。而所謂“精裝房”等,定義是不明確的。用什么材料才算“精裝”?該怎么裝?因開發商而異。
問:和需要“二次裝修”的毛坯房相比,成品住宅有何優勢?
答:成品住宅更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破壞。不少購房者拿到新房后又拆墻破洞、大拆大改,把室內墻變成建筑垃圾。有調查顯示,一套90平方米的“毛坯房”,僅在裝修初期因拆改施工的浪費達1.5萬元,產生的建筑垃圾達2噸多;還給左鄰右舍帶來噪音污染。成品住宅統一采購材料、統一裝修、統一驗收,相關費用更低,遇到“黑心商”可能性也更低,質量、價格都更有保障。事實上,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都已經普及了成品住宅。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大城市,成品住宅開發比例也相當高。
問:統一裝修后,是否會出現“千房一面”的問題?如何滿足個性化需求?
答:成品住宅統一的,只是地板、墻面等固定物體的“硬裝修”。住戶可以通過貼墻紙、陳設裝飾物等“軟裝修”,形成個性化的室內風景。我省要求成品住宅實行“菜單式”裝修,由房地產開發企業拿出3套裝修方案,供購房者選擇。需要說明的是,成品住宅交付后,禁止購房者進行“二次裝修”。
新聞鏈接
《關于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明確目標:
2016年—2017年成都、樂山、廣安、西昌四個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城市,將形成較大規模的產業化基地;我省將建立完善相關技術、標準和管理體系;
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適應建筑產業現代化的市場機制和發展環境,裝配率達到2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新建住宅全裝修達到50%;
2025年建筑產業現代化建造方式成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裝配率達到40%以上的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50%;橋梁、水利、鐵路建設裝配率達到90%;新建住宅全裝修達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