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兩會”新聞發布會,最有料的是財政部長樓繼偉的發布會。
在回答記者關于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提問時,樓繼偉爆料十足,起碼有三個料很猛:
一是披露“去年,財政部和國稅總局等有關部門一起研究了個人所得稅改革設計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了綜合分類所得稅制改革方案,已上報了國務院。”
二是談到綜合稅制下“首套住宅按揭貸款利息的扣除”、“教育抵稅”、“子女撫養抵稅”等問題;
三是披露“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草案,提交給全國人大審議”。這三個料,個個含金量十足。
所謂房貸利息抵稅,一般是指在計征個人所得稅時,將房貸產生的利息作為稅前減除項扣除,對扣除后的收入部分課以個人所得稅。
對于老百姓來說,現行個稅被喻為“工薪稅”。數據顯示,處于中堅力量的工薪階層為個稅貢獻率達65%左右。樓部長也說,簡單提高個稅免征額不公平,一個人工資5000塊錢可以過得不錯,如果要養孩子,甚至還有一個需要贍養的老人,就會非常拮據。
樓繼偉明確指出,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的草案提交全國人大去審議。從最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改稅制。簡而言之就是從按個人征稅到按家庭征稅。
實際上,這個改革方向在前幾年已經提出,只是因“條件不成熟”或者“技術問題難以解決”一再擱置。今年,樓繼偉表示,個稅改革方案已提交國務院,機構則預期2016年下半年部分方案將擇機實施。
房貸利息抵個稅,月供至少減兩成
該政策最為利好的是購房群體。據測算,以個人扣除五險一金后的收入2萬左右計算,如果購買一套房貸在150-200萬左右的普通商品房,貸款100萬,每個月的基準利率月供大約在6700元左右,其中大約2400元是利息。也就是個稅可以降低1000多元相當于月供降低20%左右。
相比于購買普通住宅的購房者,這條政策對于購買高檔住宅且工資水平較高的人群減負效果更佳明顯。
多位財稅人士認為,個稅改革綜合計征有助于減輕低收入者稅負,維護社會公平,使個稅發揮調節收入差距的功用。社科院報告也表示,住房政策應從原先過度強調住房市場的經濟支柱作用,轉向適度強調住房民生導向,個人所得稅抵房貸可降低購房者還款負擔。
個稅改革方案猜想:誰最受益?
雖然樓部長說簡單提高免征額不公平,但提高也應該是一個方向。如果把個稅免征額提高到5000元,首先受益的人群就是工資收入在3500—5000元的工薪族。
不過從樓部長的話中可以發現,實行綜合所得稅政策將是今年稅改最大看點。說通俗點,未來可能是先將部分勞動所得合并為綜合所得,按家庭、按年度征稅,再將個人及家庭的房貸利息、教育和撫養子女費用等扣除。即便當前無法享受個稅調整好處的人,也為未來享受實惠提供了制度保障。
教育抵稅?每年或可節省3000元
據國泰君安研報,如果實行教育費用抵稅,按家庭計2014年戶均教育消費支出為4186元,粗略以納稅家庭消費支出以1.2萬元/戶測算,則測算納稅人口人均月收入水平中位線約1.32萬元/人、位于25%適用稅率區間,則將帶來1000(月均消費支出)*25%(適用稅率)*12(月數)=3000元/年稅收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