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與去庫存“利器”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一位專家認為,尤其是當前房地產投資持續下行的大環境下,適時推出建筑工業化、住宅產業化等財政、稅收配套政策,不僅可配合供給側改革政策的落地,降低企業的各項稅費,加速房地產業的集中度,還可增強大型品牌房企的經營活力,進一步通過跨界合作,與互聯網、智能技術展開合作,豐富房地產企業的投融資、銷售渠道。
同時,建筑工業化可實現與新型城鎮化的相互促進。加快推進建筑工業化可讓更多農民工轉變為“藍領”,甚至更高層次的技術人才,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新市民身份,而這種身份的改變,一方面可使農民工在新型城鎮化中,作為新的產業工人生產制造出更多綠色低碳和智能建筑;另一方面通過現代制造業工人身份的轉變增加收入,反過來在大城市衛星城、三四線城市以新市民身份購買住房,這同樣有利于去庫存。
中國建筑業協會有關人士認為:“建筑工業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可將‘中國制造’與‘中國建造’黏合在一起。”如三一重工此前在昆山產業園就擁有“三一重機”、“三一動力”、“三一礦機”等多個項目,加上現在的“三一住工”,就能夠集成為我國高端裝備制造與中高端建造結合的名副其實的產業基地。顯然,這是三一重工作為全球裝備制造業領先企業的又一次產業延伸和新的跨國戰略布局。
向文波贊同這種共享與融合的觀點。他認為:“三一重工之所以將昆山三一住工項目放在重要位置,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融合與對接有關。”記者發現,就在春節前夕,三一重工專門邀請了非洲11國駐華大使進行座談。在這次座談會上,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段大為表示:“雖然三一重工早在2002年就進入非洲市場,但過去只是單純的工程機械等產品的銷售,現在,我們要將住宅工業化、先進和綠色的部品部件打入非洲市場。”據了解,此次簽約的昆山三一住工將作為三一住工的海外總部,帶動更多“中國建造”走出去。
除了作為供給側改革的“先鋒”、房地產去庫存的“利器”外,向文波認為:“建筑工業化還可轉變生產方式,使住宅產品更環保,資源利用更合理。”三一重工經過實驗的數據顯示,通過工廠化生產,現場垃圾將減少83%,材料損耗減少60%,可回收材料占66%,建筑節能50%以上。同時,失誤率降低到0.01%,外墻滲漏率低于0.01%,精度偏差以毫米計算,小于0.1%。更有效的是,建造人員減少89%,建造周期縮短70%。
地方政府期待其拉動有效投資與需求
正是建筑工業化在現階段中國經濟所發揮的特殊作用,“兩會”前夕,地方政府對其進行了密集型調研考察。1月26日,青島市副市長徐振溪帶隊參觀考察了長沙遠大住工,希望促成建筑工業化在山東的實踐應用,進一步提高青島及萊西地區建筑工業化的生產水平。
開封市副市長賀全營率隊實地踏看了遠大住工的PC生產線,認為工業化建筑PC外墻施工技術,結構、保溫、裝飾一體化,節能、保溫、防滲漏,有效解決了傳統建筑施工的質量頑疾,對河南這樣的人口和住宅大省很有實用推廣價值。
湖北省宜昌市副市長周正英則獨辟蹊徑,帶著宜昌市旅游局、旅游企業代表,實地了解遠大住工的工廠化生產全流程,希望將建筑工業化的技術運用在旅游地產上。據了解,宜昌市正在與亞洲最大的公寓民宿預訂平臺途家網進行合作,希望能在當地旅游度假市場方面有所作為,并共同利用工業化手段,開發宜昌的“美宅產品”系列,以提高住宅產品的質量和性能,讓老百姓分享更多產業化的科技、人文成果。
據了解,這只是遠大住工推廣建筑工業化“聯合計劃”以來與地方合作意向的一部分。“聯合計劃”發布以來,遠大住工已牽手7位合作伙伴,合作項目分布在京津冀、珠三角、長江經濟帶、中原經濟區、山東半島等廣泛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