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將成為重災區
幾年前房地產行業開始下行,但在保障房建設、積極財政政策推動的基礎設施投資支撐下,人們一直擔憂的建筑業下行并未到來,2013、2014年隱約可見的建筑業拐點沒有出現,建筑業下行終于在2015年開始出現。
施工業務前端的設計業務,在上半年已經出現了部分細分行業的業務萎縮,房屋建筑為主的設計院開始業務下降,部分建筑設計院的業務量下降20%甚至更多,到了下半年,部分建筑設計院已經開始降薪和裁員;而在積極財政政策和PPP模式的推動下,基礎設施業務的設計院,依然持續的發展態勢,但我們擔憂依靠政策而不是投資市場有效需求的增長,將難以持續較長時間。
作為勘察設計后端的施工業務,一般而言其市場會延遲半年至一年左右時間受到影響。2015年下半年,施工總包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以施工總承包為例,當高端業務縮減的時候,過去聚焦于高端業務的企業逐步下行到中端業務,聚焦于大型項目的企業逐步延伸到中小型項目,為了生存,見項目就搶,活下去成為企業的生存之道;無論如何競爭,只會改變合同在企業之間的分布,難以改變行業總量下降的大趨勢。
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建筑業總體下行的態勢,以房屋建筑為主的建筑企業,新簽合同出現下降,部分已經簽署的合同要么推遲開工,要么停工,而房地產行業巨大的存量和較低的去化速度,讓我們擔心未來的房建市場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即使在基礎設施投資增長、開工項目增加、PPP模式熱度高漲以及中國建筑企業不斷進行海外擴張的情況下,2015年建筑業的增速依然可能下降到了4%左右,如果我們從可比價格計算,則增速有可能是2%,成為最近20年以來建筑業增速最低的年份。面對這種不景氣的大環境,建筑業的裁員潮必然會來勢洶洶~
如何應對可能降臨的失業潮和降薪潮?
一是社會安全網要奏效,尤其應有應對農產品價格下跌對農村中低收入群體和種糧大戶的安撫預案;
二是在推進結構轉型進程中,更多地將公共資源注入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關注人本身,將大量公共資源消耗在換取經濟增速的穩定上;
三是適當調整高等教育的精英傾向,正視其已進入大眾教育的現實,避免坐而論道式的高等教育和求職謀生之間的鴻溝;
四是將社會保障體系建在和國家經濟實力、經濟發展階段相匹配的可持續的水平上,避免政府過多包攬。